全職帶寶寶,卻覺得沮喪又沒有成就感
懷孕以後,我就辭職在家,現在兒子已7個月大,但他的生活作息還是很不規律,睡得不好,也喝得不多,我常覺得很沮喪,也很沒成就感,先生也覺得我變了許多。我真不知該怎麼處理孩子的問題,也不知該如何面對我的生活?
親愛的媽媽:
謝謝妳願意真誠地說出這段心情。在孩子出生後辭去工作,專心在家照顧寶寶,這樣的轉變不僅是生活型態的調整,更是心理與身分認同的一大挑戰。尤其孩子現在七個月大,作息不穩、睡不好、喝奶不多,讓妳感到沮喪與失落,這些情緒都非常可以理解。
其實,在照顧孩子的歷程中,最讓父母勞心又勞力的階段,就是嬰幼兒時期。尤其是兩歲以前的孩子,幾乎需要成人全天候的照料。新手媽媽在經驗與知識尚不充足的情況下,難免會感到手足無措、筋疲力盡。
雖然一般來說,滿六個月大的嬰兒大多已開始發展出較穩定的飲食與睡眠習慣,但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不同,對環境的接受度與適應力也有差異。妳的孩子可能是屬於「較難養育型」的寶寶,這並不是誰的錯,而是他獨特的特質。這時,妳需要的不是責怪自己或感到失敗,而是細心觀察他的需要與行為背後的訊息,並學習接納他與眾不同的節奏。
此外,很多全職媽媽也常因為同時扮演「母親」與「家庭主婦」的雙重角色,而感到壓力沉重。其實,在育嬰期,妳可以適度降低對家務完成的標準,嘗試簡化流程、與先生分工,將精力集中於照顧孩子與照顧自己,這不僅能提升效率,也能讓妳重新感受到成就感。
面對生活上的困頓與孤單,請妳記得:妳不必獨自面對。主動尋求資源與支持是非常關鍵的。可以從閱讀育兒書籍、參加親職課程開始,也可以與鄰居、朋友或其他媽媽們交流心得。透過彼此的對話,不但能獲得實用的育兒經驗,更能釋放長期累積的情緒壓力。千萬不要因為孩子不好帶就把自己困在家中,人際網絡的支持,往往是最有力的紓壓出口。
而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也請不要忽略與伴侶之間的連結。很多爸爸雖然無法親身經歷全職育兒的辛苦,但妳可以主動邀請他理解妳的處境,讓他成為妳的支持者。夫妻能攜手一起度過這段辛苦期,才能一同享受孩子成長帶來的幸福與喜悅。
最後,也邀請妳溫柔地對待自己,妳正在經歷的是一段極具挑戰與轉化意義的旅程。妳不是「變了」,而是正在成為一個更有智慧與韌性的自己。如果妳願意,也歡迎您隨時運用Ask信誼教養諮詢服務,讓妳的育兒路不再孤單。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
謝謝妳願意真誠地說出這段心情。在孩子出生後辭去工作,專心在家照顧寶寶,這樣的轉變不僅是生活型態的調整,更是心理與身分認同的一大挑戰。尤其孩子現在七個月大,作息不穩、睡不好、喝奶不多,讓妳感到沮喪與失落,這些情緒都非常可以理解。
其實,在照顧孩子的歷程中,最讓父母勞心又勞力的階段,就是嬰幼兒時期。尤其是兩歲以前的孩子,幾乎需要成人全天候的照料。新手媽媽在經驗與知識尚不充足的情況下,難免會感到手足無措、筋疲力盡。
雖然一般來說,滿六個月大的嬰兒大多已開始發展出較穩定的飲食與睡眠習慣,但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不同,對環境的接受度與適應力也有差異。妳的孩子可能是屬於「較難養育型」的寶寶,這並不是誰的錯,而是他獨特的特質。這時,妳需要的不是責怪自己或感到失敗,而是細心觀察他的需要與行為背後的訊息,並學習接納他與眾不同的節奏。
此外,很多全職媽媽也常因為同時扮演「母親」與「家庭主婦」的雙重角色,而感到壓力沉重。其實,在育嬰期,妳可以適度降低對家務完成的標準,嘗試簡化流程、與先生分工,將精力集中於照顧孩子與照顧自己,這不僅能提升效率,也能讓妳重新感受到成就感。
面對生活上的困頓與孤單,請妳記得:妳不必獨自面對。主動尋求資源與支持是非常關鍵的。可以從閱讀育兒書籍、參加親職課程開始,也可以與鄰居、朋友或其他媽媽們交流心得。透過彼此的對話,不但能獲得實用的育兒經驗,更能釋放長期累積的情緒壓力。千萬不要因為孩子不好帶就把自己困在家中,人際網絡的支持,往往是最有力的紓壓出口。
而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也請不要忽略與伴侶之間的連結。很多爸爸雖然無法親身經歷全職育兒的辛苦,但妳可以主動邀請他理解妳的處境,讓他成為妳的支持者。夫妻能攜手一起度過這段辛苦期,才能一同享受孩子成長帶來的幸福與喜悅。
最後,也邀請妳溫柔地對待自己,妳正在經歷的是一段極具挑戰與轉化意義的旅程。妳不是「變了」,而是正在成為一個更有智慧與韌性的自己。如果妳願意,也歡迎您隨時運用Ask信誼教養諮詢服務,讓妳的育兒路不再孤單。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