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打了孩子又後悔的循環,怎麼改變?
我是個自控力很差的媽媽,白天在電腦公司上班,工作非常忙碌,一回到家,我那2歲半的女兒又吵個不停,使得我非揍她不可。可是,每到晚上入睡時,我又很後悔打了她,每天就這樣週而復始。近來,她又特別不乖,我真想把她送到育幼院算了,我的這種情緒該怎麼處理呢?
您所描述的身心狀況,相信也是許多職業婦女的生活寫照。由於時間及體力有限,職業婦女在職場上若是需要耗費較多的心力,必然就無力兼顧家庭,尤其是您的女兒正值最活潑、也最搗蛋的年齡,是出現行為問題的高峰期,這種混亂的現象,恐怕一直要到孩子滿五歲時才會逐漸好轉(從發展的觀點來看,五歲孩子的情緒及行為較為穩定)。
在經歷這階段的家庭週期時,很多雙薪家庭的父母無不覺得相當痛苦及難熬,常常會出現一種逃避的消極心態︰恨不得孩子消失無蹤——正如您所說的,想把孩子送到育幼院去。我們都知道,這只是父母一時的念頭,但是,一定要適可而止,因為這樣的想法往往會在憤怒時脫口而出,孩子若在不明狀況之下接受了訊息,可能會誤以為真,在心裡烙下父母不愛她的印象,這對於親子關係的發展,以及孩子本身的安全感與歸屬感,都有非常負面的影響,做父母的千萬要留心自己的表達內容。
雖然您正處於這段難熬的過渡期,但只要能掌握下列三個重要的教養原則,就能較為順利地紓解難處:
1. 最重要的是,要用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孩子的成長,將兒童行為問題的出現視為必然的歷程。
2. 建立家中的行事規範,並清楚擬定出獎懲辦法,例如:飯前絕不給零食、聽話時大人可以多講個故事給他聽……,請家人和孩子都配合,並堅持執行。
3. 這年齡的孩子非常需要有足夠的活動機會來舒展精力,一旦孩子的精力有管道消耗了,擾人的問題自然就減少許多。
此外,職業婦女忙碌的生活形態,總讓人覺得永遠不得喘息,心中的鬱卒感受常常是顆可怕的不定時炸彈,所以,您還必須依據自己的生活步調,規劃一個「心情調適計劃表」。
一般來說,以每星期為一週期來規劃最佳,您可以在週五晚上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情,忙完家事後,為自己泡杯熱茶、準備一點小點心,悠哉一下;到了週末假日,除非必要,否則不要安排過多的外出活動,利用空檔時間為自己的情緒、美麗多做些努力,例如︰好好睡個美容覺,或是租個錄影帶全家觀賞。當您的心情有所紓解時,才有能力去面對及處理孩子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
在經歷這階段的家庭週期時,很多雙薪家庭的父母無不覺得相當痛苦及難熬,常常會出現一種逃避的消極心態︰恨不得孩子消失無蹤——正如您所說的,想把孩子送到育幼院去。我們都知道,這只是父母一時的念頭,但是,一定要適可而止,因為這樣的想法往往會在憤怒時脫口而出,孩子若在不明狀況之下接受了訊息,可能會誤以為真,在心裡烙下父母不愛她的印象,這對於親子關係的發展,以及孩子本身的安全感與歸屬感,都有非常負面的影響,做父母的千萬要留心自己的表達內容。
雖然您正處於這段難熬的過渡期,但只要能掌握下列三個重要的教養原則,就能較為順利地紓解難處:
1. 最重要的是,要用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孩子的成長,將兒童行為問題的出現視為必然的歷程。
2. 建立家中的行事規範,並清楚擬定出獎懲辦法,例如:飯前絕不給零食、聽話時大人可以多講個故事給他聽……,請家人和孩子都配合,並堅持執行。
3. 這年齡的孩子非常需要有足夠的活動機會來舒展精力,一旦孩子的精力有管道消耗了,擾人的問題自然就減少許多。
此外,職業婦女忙碌的生活形態,總讓人覺得永遠不得喘息,心中的鬱卒感受常常是顆可怕的不定時炸彈,所以,您還必須依據自己的生活步調,規劃一個「心情調適計劃表」。
一般來說,以每星期為一週期來規劃最佳,您可以在週五晚上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情,忙完家事後,為自己泡杯熱茶、準備一點小點心,悠哉一下;到了週末假日,除非必要,否則不要安排過多的外出活動,利用空檔時間為自己的情緒、美麗多做些努力,例如︰好好睡個美容覺,或是租個錄影帶全家觀賞。當您的心情有所紓解時,才有能力去面對及處理孩子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