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幼兒的問題解決力(一):先培養缺一不可的五大能力
對幼兒這個剛來到世界上的新鮮人而言,每件事都是初體驗,所以面對與解決問題自然是隨時都在發生的。大人們無法一輩子跟在孩子身邊,也無從預測幼兒將來會面臨何種難題,因此,讓孩子具備主動思考、能開創新方式來處理各種難題的能力,也就成為了必修課。
解決問題能力關係著幼兒認知、身體動作、人際、情緒與創造力等各種領域的發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培養這五大能力,幫助孩子洞見問題、從容應對未來的每項挑戰。
提升認知能力
解決問題在幼兒發展上最直接的關聯性就是認知能力。要解決一個問題,孩子需要能夠接收訊息,從訊息中進行分析、統整和歸納,再抽絲剝繭,發展出可能的策略,然後進一步去比較與評估這些策略的可行性,挑選一個方法應用在問題中,再從結果中一步步地修訂。
強化身體動作能力
對孩子來說,有許多必須解決的問題是來自於身體動作上的,特別是小嬰兒。嬰幼兒是透過探索來認識這個世界的,多數生活自理能力也都與幼兒的大小肌肉發展狀況有關。
5個月左右,孩子會開始想要移動自己的身體,但受限於發展,這時僅能做到翻身;6個月左右,很多寶寶就會開始像蛙人般將肚子貼著地,挑戰如何促使身體向前爬行的問題。為了達成匍匐前進的目標,寶寶剛開始往往得花上好大的力氣,但不是動不了就是「倒退嚕」。透過嘗試,寶寶會探索出手腳並用的技巧;接著,想站起來的他,還會發現得扶著高度合宜的東西,才能順利站起來。
在跌跌撞撞中,孩子跨出他人生的第一步;接著,孩子也將慢慢掌握運作身體的能力,在3、4歲時,持續運用解決問題的技巧來學習如何攀爬、騎三輪車或丟球。
發展人際互動能力
解決問題的其中一個層面,又被稱為「解決衝突」。幼兒園裡最常見到的問題就是人際衝突。幼兒哭喊:「我先拿到的」「他都不跟我玩」「他一直笑我」「是他先推我的」……等情況,幾乎天天上演,而且這些衝突,往往最常發生在沒有老師在現場時。
以搶玩具為例,通常老師都會先問孩子們是否想繼續玩遊戲,如果有意願就鼓勵孩子們自己協商出兩人都滿意的策略,比如:猜拳決定或是輪流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也開展出人際互動能力。
累積情緒能力
孩子在遇到問題或事件時,情緒都會有波動,但每個人面對的方式都不同。有的孩子必須哭一下,才能靜下來,有的孩子需要你拍拍他的背或者透過玩別的遊戲,轉移他當下的注意力,情緒就會好一些。
每個人的方式都不一樣,不見得大人提供給孩子的方式,就最適合孩子。如果能讓孩子自己經驗、慢慢調適,找出讓情緒穩定下來的方法,情緒能力就會有所成長,透過問題與事件,他也將會更認識自己。
激發思考與創造力
創造力指的是孩子能用不同的方式來看待事物,透過腦力激盪出多元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幼兒在解決問題時,他們的性向、累積的經驗和想法都會展現在其中。
當你觀察滿手沾著手指膏在盤子上調顏色、作畫的孩子時,或者看他們和同伴討論如何用積木來蓋房子或三鐵共構的火車站時,你就會看見主動的、有創造力的解決問題方式。當孩子們的想像與創造力參與其中,思考能力也開始起飛。
透過每次解決問題的過程,孩子可依照自己的發展階段來展現與練習各種能力與技巧;而當孩子透過有意義的操作來獲得新概念時,解決問題的歷程也會增進他的能力。難題解得愈多,學得愈多,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將會更多,成為一個正向循環。因此,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孩子,表示各面向的發展也都在軌道上。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延伸閱讀】
提升幼兒的問題解決力(二):成人扮演的關鍵角色
提升幼兒的問題解決力(三):從玩遊戲到解問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