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孩子的交友能力

要讓孩子的友伴相處技巧更純熟,爸媽的身教是基礎,還要經常帶著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在過程中適時地引導孩子:學習如何和他人分享、交換或輪流;要尊重他人,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以及練習以口語表達需求與想法。漸漸地,孩子就能交到一些個性相合的好朋友。

儲備孩子的交友能力

要讓孩子的友伴相處技巧更純熟,爸媽的身教是基礎,還要經常帶著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在過程中適時地引導孩子:學習如何和他人分享、交換或輪流;要尊重他人,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以及練習以口語表達需求與想法。漸漸地,孩子就能交到一些個性相合的好朋友。

1檢核孩子的交友能力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團體中的孩子,有的讓人想親近,有的讓人排拒或被忽視。受歡迎、被討厭或忽視的人分別有哪些特質?男生和女生之間的互動都一樣嗎?

人際關係的成長,不能只從單純的生理發展成熟來看,還要關切孩子的社會刺激,這些刺激包括了父母家人之間的互動,以及對外界的互動。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觀察、模仿,例如:爸媽對待鄰居常常親切打招呼,會邀請別人到家裡聊天,孩子耳濡目染學到待客之道。反之,如果為了打掃公共樓梯和鄰居爭不休,孩子難免就會學到類似的態度;而電視裡腥膻的暴力行為及語言,對孩子的人際能力養成,也是一大損傷,是爸媽要小心的。

交友能力順著年齡儲備
孩子的交友能力,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一些必備條件。幼兒學習社會行為的方法之一,就是觀察與模仿生活中朝夕相處的人,在家中是爸媽與家人,上了幼稚園就是老師和同儕。當孩子進入團體生活,或準備進入團體生活之前,爸媽可以觀察一下孩子是否已經具備下列能力。

孩子必備交朋友能力check
年齡 應具備的能力 學習重點
表達 禮儀 合作 分享 關懷 解決
問題
兩歲以上 ● 會和1~2位小朋友一起玩,或表達:「我也要玩」的需求。
● 若遇到與同伴爭奪一件玩具時,會尋求大人的協助。
       
三歲以上 ● 學會基本的人際禮儀,說「請、謝謝、對不起」及招呼用語等。
● 可以和2位以上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 發現小朋友遇到困難時,會嘗試給予協助或報告老師。
四歲以上 ● 大致已能表達自己的感覺或想法,能有自信的加入小團體的活動或邀請同伴一起玩遊戲或搭積木等。
● 在玩的過程中會與人交談,看到同伴有需要時,會提供簡單的協助或報告老師。
● 同伴間發生爭執時,也會先用口語表達自己的意見。
 
五歲以上 ● 能清楚的表達自己,也能專心傾聽別人的想法和意見。
● 開始結交到1~2位好朋友,學會維持友誼關係的方法。
● 在參與遊戲或活動時會與同伴討論如何進行,遵守共同的約定,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共同的目標。
● 會體察同伴心情的變化,主動表達關心。意見不一致時,能以更清楚的口語表達與同伴溝通。
 
 
男女互動在於個別差異
孩子是透過遊戲而結交朋友的。在幼稚園裡,的確發現男孩女孩喜歡玩的東西或方式不太一樣,不過孩子互動的個別差異也蠻大的,尤其是現今父母會比較跳脫性別刻板模式教育孩子,例如,女孩可以爬樹、喜歡玩車子也沒關係,也能接受小男生喜歡玩洋娃娃。所以,在友伴選擇的部分,父母不太需要去強調性別差異

孩子也需要建立認同感
同儕間以物品、行為來產生認同感,是人類每個階段都會有的需求,只是在形式上或表現上可能有所不同。有些研究觀察指出,男生常以打鬥遊戲互動,而女生則藉由同樣的服飾來反映彼此的認同及親密

但以打鬥作為群體的認同感,或透過打鬥來建立友誼,是否不宜?可能要看他們的程度而定,如果只是在遊戲角、裝扮角、不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某個程度範圍內應是無妨的;老師也可以就班上幼兒的特性與需求,化被動為主動,設計安全的體能活動,讓小男生充沛的精力有適當運用、消耗的機會。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幼童之間的打鬥遊戲一開始是打著好玩,可是打到最後卻變成打真的了,所以爸媽和老師都需要教導孩子肢體遊戲的界線,例如:不能攻擊頭部、眼睛、性器官等等。

影響友伴關係的內外特質
幼稚園裡,很明顯可以看到孩子間友伴關係的形成,當他們在一個新的環境相處一段時間後,就開始形成小群體。歸納起來,影響孩子在群體中受歡迎度的特質不外乎個性、外觀、自理能力三大項,受歡迎的是:有禮貌、大方、會分享;而讓其他孩子討厭的是:擺臭臉、髒兮兮、作怪動作、愛生氣、愛告狀、搶著當老大。這些描述,值得父母放在心上,作為教養孩子的指標。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2教導孩子尊重別人的物權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孩子在嬰兒時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無法分辨物品的己屬或他屬,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必然會經歷社會化的過程,發展出自己的價值觀與判斷能力。一般說來,四歲的孩子,對於「物權」、「所有權」應該有較清楚的概念了。


 
一位媽媽陳述:「我3歲半的女兒,經常亂畫哥哥的作業簿,甚至還撕得亂七八糟的。幼稚園的老師也告訴我,她會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蠟筆。對女兒這種行為,雖然我常責罵她,甚至還處罰她,可是,沒隔幾天,她又故態復萌了。她是故意搗蛋的嗎?還是搞不清楚狀況呢?」

不是不講理而是不懂理

就發展過程而言,孩子在嬰兒時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無法分辨物品的己屬或他屬,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必然會經歷社會化的過程,發展出自己的價值觀與判斷能力。一般說來,四歲的孩子,對於「物權」、「所有權」應該有較清楚的概念了,可是,許多孩子在四歲以後,仍然相當霸道,有著隨意破壞別人東西、搶走人家手上玩具等反社會的行為,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通常,三歲孩子開始喜歡朋友,會與同伴一起玩,也開始有分享以及共用的概念。雖然如此,三歲孩子對「物權」的概念還是很不穩定、很不清楚的,他們常會在遊戲中彼此搶奪玩具,甚至大打出手,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利用機會教導孩子「輪流」,以及「尊重別人物權」的概念,否則就可能會影響往後的人格發展。所以,孩子的霸道、不講理,和父母平常的教養方式有關︰

● 現代父母多半很寵孩子,尤其是只有一個小孩的小家庭,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所有物品都專屬他一人,因此到了團體中,就比較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東西。

● 託由祖父母或保母帶的孩子,父母基於補償心理,更是允許孩子予取予求,孩子對他所喜歡的東西,也就會習慣強要據為己有。

孩子之所以霸道,甚而會搶奪別人的東西,除了受父母教養態度的影響外,也和孩子的行為發展、情緒狀況有關。

正值反抗期的孩子,喜歡隨心所欲,想要什麼就非得到不可,不然就哭鬧、亂發脾氣;有些父母為了省麻煩,於是採取放任態度,自然會養成孩子驕縱任性的習慣。此外,孩子情緒不平衡時,亦會藉此種行為有意地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獲得更多的愛與關懷,這時候的孩子,不是不講理,而是不懂理,他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他要立刻滿足心理上愛的需求,例如:最近父母太忙,忽略了他;家裡新添寶寶,他害怕失去父母的愛;在學校受到挫折,想從破壞物品中得到發洩……。以上這些情形都可能使孩子出現反社會的行為。

當孩子做出搶取別人東西等不當行為時,有的父母因為煩不過孩子的哭鬧,就再買一個新的東西,對於在搶奪中被弄壞的物品也不加追究;也有父母是憑當時情緒來決定處理方式,或勸告、或斥責,乃至於嚴厲的打罵。這樣,會讓孩子抓不清父母行事的準則,恐怕還會誤認為哭鬧便能達成心願,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可以強取。

通常,孩子搶或撕毀別人的東西,一方面可能是好奇父母就應該趁機灌輸孩子「輪流」、「借用」的觀念,告訴他︰「長針走到六的時候,你才可以玩那些積木。」或是︰「那是哥哥的蠟筆,你要先問哥哥願不願意借給你﹗」一方面可能是他想做相同的事情,所以哥哥姊姊寫字畫畫時,不妨也給他紙、筆,讓他和哥哥姊姊一起寫、畫;另外,也可以找些其他有趣的事兒,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先教導他「權」的觀念

孩子霸道、不懂得尊重別人物權,的確令父母擔憂,不過根據行為學派理論,任何社會行為都是學得的,所以,除了及時矯正孩子不當的反社會行為之外,重要的是,平時就應防範孩子壞習慣的出現。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怎樣教導孩子尊重別人的物權呢?

● 確立孩子的所有權
孩子害怕把東西分給別人以後,自己就沒有了,所以要讓孩子安心,明白自己的權益是有保障的。不要強迫孩子把玩具送給別人,但是,可以鼓勵他借個玩具給對方,使孩子漸漸了解人我相互的關係。

在家裡,父母不妨給孩子一個可以放他自己東西的抽屜、櫃子等,確立他的所有權。當孩子知道對方玩過玩具以後會還給他,他自然會主動和別人分享喜歡的玩具,並且感到快樂。

● 幼兒園的配合
幼兒園的老師應該先讓幼兒對園裡的環境、朋友和一切事物有安全感,他才能輕鬆溫和地與他人一起分享、遊戲。老師也可設計單元課程,讓幼兒把家裹的玩具帶來介紹給大家,或安排交換玩的活動。

幼兒園裡的器材設備不足時,老師必須教導幼兒學習忍耐、等待和輪流,同時也應該事先衡量、安排適當人數,使每個人都有機會輪流使用。

● 建立孩子的好楷模
生活上的一些細節、習慣,大人也要隨時注意,以身作則地養成尊重孩子物權的習慣;例如︰拿取孩子的東西,先要徵得他的同意,就會比怒罵、責打更具說服力。此外,養成物品用畢就物歸原處的習慣,也是一種對物權的尊重。

奠立尊重他人的氣度

我們總是期望孩子的行為表現符合社會要求︰不自私自利、懂得尊重別人、有氣度……,這些行為表現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也不是光憑言教就能建立,在孩子小時候就應該從生活上的瑣事著手,一點一滴地幫助他們累積習慣。然而,在孩子學習的成長過程中,為了防止父母常忽略的一些小節,我們提出以下的建議︰

● 立足平等的關愛
孩子在意的不是平等、一視同仁的物質關懷,而是專一適切的愛。因此,父母為孩子購買物品時,不必介意一定要給每個孩子相同的東西,只要清楚地讓他明白由於年齡的差別,或是需要的不同,所以你沒有姊姊用的那種課本、作業簿等,等長大後,自然就會擁有。孩子會從你諄諄的話語中,體會出那份惟一的關愛。

● 重承諾
處理孩子搶奪別人東西的事件時,父母千萬不要使用哄騙的方式。父母隨口承諾︰「你先把東西還給別人,以後媽媽再買給你。」說完也就忘了,孩子一旦有受騙的感覺,下次就很難再相信父母的話了。處理孩子的搶奪事件,父母可以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錯誤的,讓他漸漸建立是非的觀念。

● 適時的讚美
如果經過父母的解釋,孩子就改正了壞習慣,父母應立即給予讚美,一句︰「你真乖,媽媽很高興你這樣做。」孩子在鼓勵的讚許下,他自然會慢慢養成良好的社會行為。

● 堅持原則
父母對孩子訂出獎懲規則後,就要切實遵守。父母常為了方便或由於疏忽,今天的原則是這樣,明天卻又不可以,朝令夕改,會使孩子莫名其妙,產生混淆不清的誤導效應。

「敬人者,人恆敬之」;同樣地,被尊重的人才懂得尊重別人。最後,要提醒您的是,孩子是從學習中成長的,在您陪孩子走這一段路時,請以愛心、耐心包容他,給他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3協助孩子解開上學後的交友習題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孩子上學後,萬一在友伴關係上發生困難,你除了心疼孩子之外,其實可以更積極地透過釐清問題、觀察孩子的特質、經常傾聽他對學校生活的描述,同時還要與幼兒園老師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一起協助孩子發展及改善人際關係。


通常3~6歲的幼兒多已進入幼兒園,開始面對「在群體生活中交朋友」這件事情。不過,不同個性、不同年紀的孩子,在友誼上表現也大不相同。猜猜看,其他家庭孩子的交友難題和你家的相似度有多高?以下依據實體幼兒園和網路討論區的常見問題,提出建議給爸媽參考。

Q1. 孩子認定的「麻吉」變成別人的好朋友,他覺得很受傷,我該怎麼幫他?
「龐龐說我像跟屁蟲,他現在都只跟小志做好朋友了。」有些孩子情感豐富,認定別人是好朋友,但是太過依賴或黏膩時,可能朋友反而會不想理他。這樣的狀況跟孩子的個性,以及兩個孩子對「朋友」認知上的不同有關係。2~5歲之間,孩子大都是因為共同遊戲而聚集在一起,就算常常換朋友,孩子也不是那麼在意;但5歲以後開始有較固定的好朋友,才比較會出現因「麻吉」跟別人好而傷心的情況。

◎給爸媽的對策
每個孩子因個性及成長經驗的不同,表現出來的人際互動和情感也不同。情感發展較早熟的孩子,比較在乎自己與友伴間的互動狀況;沒有兄弟姊妹的孩子則偏向喜歡與比自己大一點的友伴相處,因此被嫌「跟屁蟲」的機會也相對多一些。

爸媽面對孩子傷心時,請先接納孩子的情緒,給予安慰,傾聽他的感受和傷心;另一方面,也要讓孩子了解同伴的立場與想法,例如:好朋友可以不只一個,有時候也可以跟不同的人玩。平日請多和孩子討論與友伴相處的感受,讓他知道朋友相處模式有很多種,讓他慢慢學會「好朋友之間除了一起分享,也要讓對方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不必整天黏在一起」。此外,幫助孩子擴展他的友伴群,找到新玩伴,也是撫慰受傷心情的方法。

Q2. 孩子跟我說沒人要跟他一起玩,請問我該怎麼辦?
「我不要去學校,都沒有人跟我玩。」這是孩子不肯上學常見的理由。進入新團體多半需要適應期,如果孩子是學期中才進入幼兒園,或是下學期才開始上學,這時別的孩子們已經互動一段時間,形成自己的小群體,新加入的小朋友如果個性比較內向或愛哭,就不容易很快融入群體中。當然,有一些孩子長期抱怨沒有朋友,這可能就牽涉到孩子的個人特質與行為了

◎給爸媽的對策
孩子抱怨沒朋友時,爸媽必須先釐清問題,例如:孩子是每天都沒有朋友一起玩,還是那一天剛好某個小朋友不跟他玩;趁著接送孩子時,聽聽別人眼中的他是怎樣的小朋友。當孩子的困擾是因為太害羞、不會表達想要一起玩時,爸媽可以提供改善的方法:例如教孩子打招呼的方法、練習說「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或者由爸媽示範向小朋友說:「小玲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

在學校裡,老師的角色對幼兒結交朋友也相當重要。爸媽需要跟老師多聯繫,把難題與老師討論。透過老師在教學活動上的設計,安排許多小組式的遊戲,例如:一起搭積木、蓋城堡時,孩子就比較能產生互動;或讓被動的孩子加入友善孩子的小組,比較不易被忽略;同時,也可邀請熱心的小朋友幫忙帶領,例如:「請你幫忙帶他去美勞角拿蠟筆。」孩子之間多一些個別相處的機會,更能培養出友誼。

Q3. 我的孩子和朋友吵架了,該怎麼幫他們和好?
「今天玩扮家家酒,沒讓安安當公主,她就生氣不跟我玩了。她還罵我最討厭!」原本是好朋友,卻可能因為一時的事件而吵架,有些孩子的確會因此而傷心、難過,有些則會另結新歡。大多數孩子在小小年紀倒不會記仇吵到底,有時爭吵完後,因為下一個活動是彼此都喜歡的,又很自然地一起玩了。

◎給爸媽的對策
孩子和朋友爭吵心裡一定難受。爸媽可以向孩子表達理解他的難過,例如:「吵架真不好玩!」同時要幫助孩子釐清「兩個人在吵什麼?」「想要跟朋友說什麼?」了解問題癥結後,你可以鼓勵孩子做卡片給這個朋友,或舉辦家庭聚會,讓孩子練習當小主人,邀請幾個朋友一起來家中玩;但必須請他決定要邀請誰,而不是代替他決定還要不要跟吵架的對象做朋友。

如果孩子在吵架後一直被拒絕,覺得很沮喪,就需要先重建他對自己的信心,然後才做下一步溝通,例如:「如果是媽媽,也會很難過,可是媽媽會想想班上還有誰可以做我的好朋友。」讓孩子知道朋友之間可以互相選擇。

Q4. 老師說我的孩子會拿糖果和零用錢分給同學博取友誼,我該怎麼處理?
「媽媽,我還要再買QQ糖,小威很喜歡吃耶。」有時候,孩子會陸陸續續有很多文具不見或央求媽媽重複買一些東西的狀況,直到學校老師跟爸媽說,才知道孩子把東西都分給「好朋友」;有些孩子只是很單純地想跟自己要好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東西罷了,但有些孩子可能誤以為給別人東西,別人才肯跟他做朋友,同時又拿捏不清哪些東西適合給、哪些不恰當,所以就出現看似用物質博取友誼的現象。

◎給爸媽的對策
當爸媽發現孩子把友誼變成一種類似「交易」的行為時,請先不要責怪孩子,而是先了解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從討論中帶著孩子想一想:拿到東西的人一定會對他比較好嗎?如果不是分享糖果和錢這些物質的東西,還有什麼是好朋友之間可以分享的事?

透過圖畫書,往往更容易和孩子討論,例如《小雞上學》這本書裡,原先小雞覺得自己都交不到朋友,但是後來每種動物都發揮自己的專長來表示友好,河狸幫忙搭橋、兔子會跳躍、青蛙會教游泳……,小雞終於和大家手牽手成為好朋友。當爸媽陪孩子讀讀這個故事,孩子將能慢慢體會出,想成為「好朋友」的方法有很多種,而且也讓孩子發現彼此真心對待比給予物質更寶貴。
 
親師溝通Tips
● 建立關係,增進彼此了解
爸媽要提出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對學校的期望、自己特別關切的是什麼;老師也要花點時間讓父母瞭解自己的背景、所受的訓練、信念和教導孩子的方式。

 每天交換訊息,共同關心孩子
透過日常的接送、聯絡簿、幼兒學習檔案,瞭解孩子的最新狀況與需求,例如:前一天晚上孩子為了朋友不跟他玩而悶悶不樂,白天上學時特別跟老師說一聲;或是孩子白天在學校照顧了一位摔跤的小朋友,老師也應該和父母分享這件值得鼓勵的事。

● 確認方便溝通的時間,尊重彼此的看法
幼兒園老師很忙碌,要體貼老師,先探問何時方便談話;當父母和老師的意見不相同時,也要試著真誠地向對方說出自己的感覺,同時相信對方的出發點也是為孩子著想。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