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新鮮人─適應篇

小一剛入學要學注音、數學、生活等課程,還有作業、考試,這是與幼兒園截然不同的學習要求,在這關鍵的第一年,北市大附小張偉萍老師提醒家長,小一新生第一年的學習目標在於:適應團體生活、學習團體紀律、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建立良好的學習節奏。培養孩子學習習慣與態度,要拓展其他學習就不會是難事了,千萬不要盲目跟隨,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壞了孩子學習的胃口!

小一新鮮人─適應篇

小一剛入學要學注音、數學、生活等課程,還有作業、考試,這是與幼兒園截然不同的學習要求,在這關鍵的第一年,北市大附小張偉萍老師提醒家長,小一新生第一年的學習目標在於:適應團體生活、學習團體紀律、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建立良好的學習節奏。培養孩子學習習慣與態度,要拓展其他學習就不會是難事了,千萬不要盲目跟隨,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壞了孩子學習的胃口!

1學習鬆手,不放手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功課寫了沒?書包收了沒?」很多爸媽會感嘆家裡的小孩都已經上小學了,還是整天要爸爸媽媽在後面盯著。但其實曾經有個例子,孩子抱怨:「我媽媽總是管東管西的,都不相信我。」媽媽則說:「我不幫他收,他也不會自己收呀!」在爸媽的眼中,似乎孩子永遠是需要呵護的心肝寶貝!但是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其實他們能做的事情,常比爸媽想像中更多!

孩子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
孩子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感、被關愛的心理需要,更需要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有哪些事情可以讓他自己決定呢?像是:
●選擇解決人際問題的方法(像是兄弟姊妹或同學之間的衝突)
●選擇自己要穿什麼衣服、鞋子(不管天氣怎樣)
●選擇自己要吃什麼,甚至自己想怎樣吃
●選擇怎樣處理照料自己的所有物(像是玩具、文具、甚至心愛的寵物等)
●選擇自己的朋友
●選擇如何運用「他自己的」零用錢
●在爸媽確定安全之下,自己洗衣服、晾衣服、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等家事

你可為孩子做的事情
●幫忙他分析各種不同選擇的好處與壞處
●提供他自己的經驗和看法做參考
●給他足夠的信任,相信他有能力為自己負責
●不管他所做的後果好或不好,都張開雙臂給他鼓勵,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永遠愛他
●當他所做的選擇是錯誤的時候,不要指責或抱持「看吧,不聽我的還是不行」的態度
●給他足夠的時間;當他無法決定或還不習慣為自己負責的時候,不要催促他或幫他做。
 
適度放手,讓孩子學著承擔吧!

2陪孩子做功課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許多研究指出,孩子的學習成就及自信,與家長對孩子學業的參與程度有極密切的關係。要孩子學業表現良好,不只需要學校的努力,爸媽的配合亦是重要因素。陪孩子作功課,就是爸媽可以參與的層面之一。

陪孩子訂定每日作息時間表
許多孩子回家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坐在電視機前,總要爸媽三催四請,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做功課。爸媽可以陪孩子訂一份作息時間表,例如每天幾點到幾點看電視、吃晚飯、寫功課、洗澡、自由活動、上床睡覺等,讓孩子習慣正常的作息。

提供孩子適當的做功課環境
要讓孩子專心做功課,好的環境是最基本的條件。有的孩子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做功課,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爸媽要盡量禁止。最好讓孩子在遠離電視、電話等干擾的安靜房間內做功課,房內擺設應求簡單整潔,不宜有太多有趣好玩的東西讓孩子分心。

以關心的立場問孩子功課的事
問問孩子老師出了什麼作業、什麼時候要交、需不需要幫忙,但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別反而讓孩子覺得爸媽太囉嗦。

避免直接幫孩子做功課,只能在旁協助
孩子做功課遇到困難時,如果爸媽馬上就幫孩子解決了問題,甚至為省麻煩而直接幫孩子做好,不但會剝奪了孩子思考的機會,同時也容易養成孩子的依賴性。爸媽應扮演支持、協助的角色,例如孩子有篇作文不會寫,爸媽可以幫他釐清題目的意思,並提供可能的發揮方向,以發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當孩子有進步時,別忘了讚美
正面的獎勵當然比負面的責罰好。爸媽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進步,如果孩子本來錯字連篇,現在已大有改善,或本來常常粗心大意算錯數學題目,現在卻很少犯錯,這時候,爸媽要適度地稱讚孩子,讓孩子體會到爸媽的關心,也因成就感而產生想要表現更好的動機。

認真使用家庭聯絡簿
聯絡簿是家長與老師間溝通最方便的管道,爸媽必須看重每天幫孩子簽聯絡簿的機會,瞭解孩子在學習及其他各方面的表現狀況,不該當它只是每天的例行公事,簽簽名就算了。

缺乏自制力的孩子,也許並不會了解認真寫作業、用功念書是為自己好的道理,如果爸媽都不聞不問,更讓孩子覺得沒有用功的必要。所以,必須讓孩子感受到爸媽對他學業表現的關心,孩子才會有認真的動力。然而,如何表現關心卻又不給壓力,這就需要靠爸媽拿捏分寸了。

※ 本文出自《家有小一新鮮人》

3入小學的第一個危機~ㄅㄆㄇ的煩惱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注音符號」的學習一直是家長所關注的話題,本文將進一步探討注音符號在語文教學中的定位為何?學習注音符號需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注音符號的歷史
在討論注音符號帶來的爭議之前,大家或許該回顧一下注音符號的歷史。

現行注音符號的前身「注音字母」是由教育部「讀音統一會」於民國七年公布的,民國十九年經吳敬恆先生建議改名為「注音符號」,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為消除日本「皇民化教育」,教育部在全省各縣市普設國語推行委員會負責推行。民國初年,教育家有鑑於中國字和外國字的不同,外國字屬表音文字,而中國文字屬表意文字,中國人必須辨認很多字,才能順暢的閱讀文章,故將中國字最簡單的筆形,根據原來的讀音抽出來而形成注音符號。

注音符號的功用有三:
1.解決識字的困難
2.幫助國音的統一(正音)
3.為增進閱讀的效果。

基本上,注音符號可以幫助孩子識字、閱讀,並且比較快了解文字,且可由注音符號的拼讀練習及直接查字典,認識更多的國字。

受爭議的十週課程
長久以來,注音符號在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日報及國語實小等機構的推動下,的確達到了語文統一的時代使命,讓國語成為人人能夠上口的語言。值得爭議的是,注音符號課程,被擺在入小學後的前十週,成為國小一年級的必要課程,雖然在教學方法上,曾隨時代的變遷由間拼法改為直拼法,但並未對這樣的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評估,而緊湊的課程和為了證實教學有效的密集測驗,已造成孩子的負擔及家長的恐慌,並造成幼兒園提前偷跑的現象,這種種的矛盾,使大家不得不重新思考注音符號在語文教學中的定位,以及它在國小課程中所應扮演的角色。

注音符號在語文教學中的定位
曾任板橋教師研習會國語組研究員吳敏而博士即表示,國語文學習的重點,是閱讀、認字,國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幼兒往往在學齡前就自然而然學會了很多國字,也漸漸會在閱讀中藉由上下文而望文會意。反倒是注音符號純屬抽象符號,僅代表發音,本身並不具任何意義,在生活中也少見,對幼兒來說,認有意義的字、詞其實比認注音符號容易。

語文教育學者多半認為,注音符號其實只是一種工具,比較理想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直接學習常用的詞彙,再從詞中分析出字及類似的「字音」,等能純熟的比較出音的不同,再帶入注音符號的學習,做為進一步累積語文能力的工具。但是,若以目前小學課程編排及生活訓練方式來看,一年級先學會注音符號倒有兩個實際的作用,一則讓孩子有能力抄寫聯絡簿,學習記錄老師交待的事項。再則,孩子藉著拼音學寫生活日記,在未能充分運用國字之前,亦可表達並記錄自己的想法及生活周遭的事。如此截然不同的角色,使得注音符號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尋求新的定位,在理想與現實中找到平衡點。

快馬加鞭學習,家長心有餘悸
由於一方面要適應新生活,一方面要接受快馬加鞭的學習與複習,十週的課程安排無論對家長或孩子都是極大的挑戰。

儘管許多未曾先學的孩子一樣能學得很好,但曾經受挫的家長與孩子提起初入學的景象,仍是心有餘悸。身為過來人的陳姓家長即表示,她對孩子的學業並不疏忽,孩子未上學前她十分聽從教育當局和專家的建議,避免讓孩子提早學習,但入學後發現別的孩子都已經會了,老師教得進度也非常快,母子倆只好每晚加緊練習,有時又累又急,脾氣就大了些,總是弄得母子倆一起掉眼淚。


小學、幼兒園壁壘分明,合理嗎?
從小學、幼兒園間壁壘分明的爭執,到十週教學缺乏彈性的課程安排,大人們似乎都有他們不同的堅持,其中的主角──孩子,反倒被大家忽略了。孩子的吸收與學習原是一個「自然」而且「連貫」的歷程,現在卻被分割為六歲之前、六歲之後,十週之內、十週之外,合理嗎?

據吳敏而博士表示,學習注音符號基本上須具備一些基本能力,如字形的辨認(例如:可區分ㄅㄆ的不同)、字音的辨認(除單音,也包含在混合音內的單音)、符號的辨認及順序的辨認(上下的概念)、分和組合的概念、四聲調號的了解等。

設計國語教材的林國樑教授表示,注音符號必須具備聽覺、吸收、理解、分析、組合等能力。也就是在發展上,需具備一定的成熟度。林教授在設計國語教材之初,曾經針對四歲半、五歲、五歲半、六歲組的孩子做實驗教學,結果發現前三組實施教學非常困難,六歲組也十分勉強,但孩子從五歲步入六歲的階段,各方面發展十分迅速,到六歲三個月的時候,大部份的孩子均具備了學習能力,能在八到十週的時間內學會注音符號。

南門國小盛大敏老師表示,學習注音符號,要不斷練習至熟稔才能會讀、會聽、會寫,完全學通。吸收力強、專注力高的孩子,配合老師依「教學指引」按步就班學習,即使家長未曾予以特別輔導,在十週內應該都能學會,至於吸收力較弱、好動、不專心、不感興趣的孩子,十週時間顯然不夠,需要家長和老師再多花時間費心教導才成。

雖然大部份孩子是在六歲左右具備了完全的學習能力,但偶爾也有特殊的狀況。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教育碩士,從事聽障教育的葉芳美老師,為了輔導的特殊目的,曾經教會兩歲的聽障孩子辨識注音符號。但再詢及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卻發現正常孩子「晚開竅」也是常有的事。其實就一個孩子來說,各種基本能力的發展,或許不是同時齊頭並進,然而孩子無時無刻不在看、在聽、在吸收,何時「準備」好這些基本能力,從上述老師的經驗看來,其中的各別差異其實是蠻大的,大人們應該以更大的彈性加以包容。

提供孩子適切的引導
學習注音符號既然在發展上必須有某種成熟度,何時給孩子,可視孩子的能力而定,現在處於知識爆炸、處處都有語文媒體的時代,孩子的發展也較快,如果孩子智慧開得早,也可能在學齡前就已具備了學習能力,大人不必困於死的規則,但要注意的是,太早給孩子壓迫式的學習,反而會揠苗助長,讓孩子排斥注音符號,因此除了孩子的學習能力外,還要顧及孩子的心理及學習動機。

對於幼兒園階段的注音符號學習,葉芳美老師強調,讓孩子接觸注音符號,應該是在慢慢的,沒有壓力的狀況下。孩子可以接觸注音符號,但千萬不可逼迫孩子學習及過度的背誦書寫。對於注音符號的學習,老師一定要經過設計,在孩子合理的承擔下,以好玩的遊戲,讓孩子在自發中學習,此外,老師本身的心態、技巧及特質都相當重要。幼兒園老師不能把注音符號和語文劃上等號,孩子的發音器官也許不成熟,但卻會運用聽覺模仿,因此在幼兒園中「聽的教育」非常重要,老師用標準的國語跟孩子說話、說故事,豐富語文的環境,才是真正在為孩子打基礎。

曾任信誼基金會實驗教室教學組長張召雅則針對觀念及現況提出以下的看法:
1.孩子上小學一定會學注音符號,幼兒園不必重覆教學(時間寶貴,留作他用)。
2.幫孩子做好語文準備,可從大處著眼(如:溝通、表達、聽口令......),不必侷限在抽象的符號上。
3.幼兒園老師的專業訓練不同於小學老師,不宜把孩子當小學生教。
其實,幼兒園的孩子能自然地從兒歌押韻、同音異義字中,感受音的異同,所以老師不妨在小學銜接預備時靈活運用,安排於遊戲中。


編註:在新課綱中,注意符號的學習並不只在小一,各個年級都有其學習目標,是一個不斷連貫及精熟的歷程。

本文摘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