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為什麼管不住自己?
諮詢/黃世琤︱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金瑞芝︱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對孩子三不五時冒出來的脫序行為,不只路人們紛紛想出手「管教」,爸媽往往也深感苦惱,明明已對著小人兒板起臉孔三令五申、威逼利誘,但孩子一離開父母的視線範圍卻常常無法抑制衝動、我行我素。
學會自我控制,不簡單
中正大學心理學系黃世琤教授指出,自控力非常複雜,大腦並沒有專門負責指揮與管理「自控力」的區域,當在運作時會連動到很多區(如:注意力、記憶)。比如:當媽媽規定孩子玩玩具後要收拾好,孩子得進長期記憶去提取過去的相關經驗作參考,包含找到對應的玩具箱和分類收拾的工作記憶,然後要能控制手部、眼部協調,再把玩具車一台台整齊排進玩具箱。
當孩子需要控制的面向不同,提取的參考資料就不同。當進入記憶區卻提取不到任何可用的資訊時,這就表示孩子得另外學習新能力,才能完成新的控制目標。
沒有舊經驗可提取的孩子,通常有兩個應變作法:
1. 透過不斷地探索新奇的環境,從中累積新經驗,歸納出自我控制的原則
2. 借用過去類似情境中,看來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模組,以減少摸索的時間。
黃世琤老師特別提醒爸媽,不論以上哪一種作法,都必須讓孩子透過不斷地探索、嘗試,才可能從屢次的失敗中找到自我控制的原則,或累積足夠的控制模組供隨時提取使用,幼兒的自控力才能漸漸提升。
影響孩子自我控制的5個因素
孩子餓了、累了,或在新奇環境中,卻又不能盡情探索,失控是合理的。但其實,有5個影響孩子自控力的主因,爸媽一定要先知道!
因素1:教養者的示範與引導作用
在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理論中,把孩子發展自律分為3個階段:
●無律期(0-3歲)
此階段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不知是非善惡,常為所欲為(如:想哭就哭),必須藉著與他人和環境互動,才能發展出顧及他人及環境的行為。
●他律期(3-8歲)
此階段的幼兒道德觀尚未發展完成,需要他人約束,才能表現出合宜的行為。常以權威者的決定作為是非準繩,不見得能判斷某行為是否正確,但從經驗中知道做某些事會被責罰,很喜歡向爸媽或老師「告狀」。
● 自律期(8歲以上)
開始能自我約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能擴大考量他人的需求。
從孩子的道德發展歷程可發現,幼兒從無律、他律到自律各階段,「他人」和「環境」因素其實是幫助幼兒成功過渡到自律期的關鍵。比如在他律期,只相信權威的孩子會很注意爸媽或老師的言行,如果身邊的大人言行不一,反覆無常,孩子便會混亂,因此無法順利過渡到自律期。
因此,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金瑞芝副教授提醒爸媽,孩子是否能夠順利發展自律、自控,得看在面對不同環境要求時,其他人如何互動而定。這些年齡的界定只能作參考,不能成為硬性的指標。的確,很多孩子身邊的大人在面臨許多處境時(如:購物、飲食),也常常停留在無律或他律階段,如果硬要求8歲以上的孩子,生活大小事都要能自控自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
因素2:良好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愈親密,孩子愈可能真心接受與執行爸媽提出的指令,也愈可能形成自控的能力。通常在孩子6個月~12個月左右,隨著語言、記憶和大小肌肉等能力迅速發展,幼兒開始理解並記住大人的指令,爸媽會對寶寶提出要求或拒絕他的某些行為時,親子間的控制關係便展開了,而「順從行為」可說是幼兒早期所表現出來的自我控制力。
國外學者Kochanska和Ajsan將孩子順從的原因,區分成「情境性順從」和「自覺順從」兩種概念。「情境性順從」是指孩子受迫於大人「威脅」或「利誘」的情境下所表現出來的順從;「自覺順從」則是幼兒發自內心地服從與接受大人的要求,這類行為多數出現在互動關係良好的親子間。專家指出,如果孩子多是因為大人提供嚴懲或是獎賞而順從,並非真心想要執行指令,這類孩子仍舊停在外控的階段,相較「情境性順從」的孩子,較無法轉換成自控力。
因素3:大腦的良心發展狀態
大腦中雖然沒有一個自控力的專門區,但卻有相關區塊。它是位於腦前端三分之一處的「前額葉皮質系統」,它掌管「認知」、「重要決策」與部分「情緒」,可協助人們專注、管理情緒衝動、擬定事前計劃、考慮後果、做成決策,所以又被稱做「大腦的良心」。
但因為前額葉皮質其實是大腦中發展最慢、最久的一個區域,到了20歲之後才會發展完成,所以對幼兒來說,當應用發育當中的前額葉皮質進行理性思考及抑制衝動時,就可能發生誤判或失控狀況。如果這個區域受損,還會嚴重影響幼兒和他人互動、產生同理心以及融入社會等功能問題。
因素4:幼兒的天生氣質
從研究中可發現,幼兒早期的氣質特點和他將來的心理與行為有密切關係,不同氣質的孩子能預測他們如何與人互動,也能預測他們的自我控制力。
根據國內學者的研究發現,在九種天生氣質內,與自控力最有關的有兩種:
1. 堅持度:堅持度較強的幼兒,通常也會有較強的自控力,當他在學習新技能或完成工作時,比較不容易輕言放棄。
2. 適應性:適應性高的孩子,一方面較靈活,可以不斷地調整自己去符合規定,另一方面,也比較能適應各種變化。
反之,若孩子的堅持度或適應性都偏低,自控力相對就會比較弱。
因素5:同齡幼兒的性別
很多大人常覺得很納悶,明明是同年紀的孩子,但女生為何就是比男生聽話、守規矩?
黃世琤老師指出,從研究中可發現,女生從骨骼結構到大腦的結構上,都比男生早成熟2年左右,所以一般而言,心智年齡較成熟的女生,自我控制力也會較男生成熟。當大人以同樣方式指導或要求同齡的女生和男生時,女生會比較快吸收,也比較能夠確實執行。所以帶領同齡的男女生時,男生會需要大人更多的提醒與引導。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對孩子三不五時冒出來的脫序行為,不只路人們紛紛想出手「管教」,爸媽往往也深感苦惱,明明已對著小人兒板起臉孔三令五申、威逼利誘,但孩子一離開父母的視線範圍卻常常無法抑制衝動、我行我素。
學會自我控制,不簡單
中正大學心理學系黃世琤教授指出,自控力非常複雜,大腦並沒有專門負責指揮與管理「自控力」的區域,當在運作時會連動到很多區(如:注意力、記憶)。比如:當媽媽規定孩子玩玩具後要收拾好,孩子得進長期記憶去提取過去的相關經驗作參考,包含找到對應的玩具箱和分類收拾的工作記憶,然後要能控制手部、眼部協調,再把玩具車一台台整齊排進玩具箱。
當孩子需要控制的面向不同,提取的參考資料就不同。當進入記憶區卻提取不到任何可用的資訊時,這就表示孩子得另外學習新能力,才能完成新的控制目標。
沒有舊經驗可提取的孩子,通常有兩個應變作法:
1. 透過不斷地探索新奇的環境,從中累積新經驗,歸納出自我控制的原則
2. 借用過去類似情境中,看來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模組,以減少摸索的時間。
黃世琤老師特別提醒爸媽,不論以上哪一種作法,都必須讓孩子透過不斷地探索、嘗試,才可能從屢次的失敗中找到自我控制的原則,或累積足夠的控制模組供隨時提取使用,幼兒的自控力才能漸漸提升。
影響孩子自我控制的5個因素
孩子餓了、累了,或在新奇環境中,卻又不能盡情探索,失控是合理的。但其實,有5個影響孩子自控力的主因,爸媽一定要先知道!
因素1:教養者的示範與引導作用
在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理論中,把孩子發展自律分為3個階段:
●無律期(0-3歲)
此階段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不知是非善惡,常為所欲為(如:想哭就哭),必須藉著與他人和環境互動,才能發展出顧及他人及環境的行為。
●他律期(3-8歲)
此階段的幼兒道德觀尚未發展完成,需要他人約束,才能表現出合宜的行為。常以權威者的決定作為是非準繩,不見得能判斷某行為是否正確,但從經驗中知道做某些事會被責罰,很喜歡向爸媽或老師「告狀」。
● 自律期(8歲以上)
開始能自我約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能擴大考量他人的需求。
從孩子的道德發展歷程可發現,幼兒從無律、他律到自律各階段,「他人」和「環境」因素其實是幫助幼兒成功過渡到自律期的關鍵。比如在他律期,只相信權威的孩子會很注意爸媽或老師的言行,如果身邊的大人言行不一,反覆無常,孩子便會混亂,因此無法順利過渡到自律期。
因此,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金瑞芝副教授提醒爸媽,孩子是否能夠順利發展自律、自控,得看在面對不同環境要求時,其他人如何互動而定。這些年齡的界定只能作參考,不能成為硬性的指標。的確,很多孩子身邊的大人在面臨許多處境時(如:購物、飲食),也常常停留在無律或他律階段,如果硬要求8歲以上的孩子,生活大小事都要能自控自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
因素2:良好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愈親密,孩子愈可能真心接受與執行爸媽提出的指令,也愈可能形成自控的能力。通常在孩子6個月~12個月左右,隨著語言、記憶和大小肌肉等能力迅速發展,幼兒開始理解並記住大人的指令,爸媽會對寶寶提出要求或拒絕他的某些行為時,親子間的控制關係便展開了,而「順從行為」可說是幼兒早期所表現出來的自我控制力。
國外學者Kochanska和Ajsan將孩子順從的原因,區分成「情境性順從」和「自覺順從」兩種概念。「情境性順從」是指孩子受迫於大人「威脅」或「利誘」的情境下所表現出來的順從;「自覺順從」則是幼兒發自內心地服從與接受大人的要求,這類行為多數出現在互動關係良好的親子間。專家指出,如果孩子多是因為大人提供嚴懲或是獎賞而順從,並非真心想要執行指令,這類孩子仍舊停在外控的階段,相較「情境性順從」的孩子,較無法轉換成自控力。
因素3:大腦的良心發展狀態
大腦中雖然沒有一個自控力的專門區,但卻有相關區塊。它是位於腦前端三分之一處的「前額葉皮質系統」,它掌管「認知」、「重要決策」與部分「情緒」,可協助人們專注、管理情緒衝動、擬定事前計劃、考慮後果、做成決策,所以又被稱做「大腦的良心」。
但因為前額葉皮質其實是大腦中發展最慢、最久的一個區域,到了20歲之後才會發展完成,所以對幼兒來說,當應用發育當中的前額葉皮質進行理性思考及抑制衝動時,就可能發生誤判或失控狀況。如果這個區域受損,還會嚴重影響幼兒和他人互動、產生同理心以及融入社會等功能問題。
因素4:幼兒的天生氣質
從研究中可發現,幼兒早期的氣質特點和他將來的心理與行為有密切關係,不同氣質的孩子能預測他們如何與人互動,也能預測他們的自我控制力。
根據國內學者的研究發現,在九種天生氣質內,與自控力最有關的有兩種:
1. 堅持度:堅持度較強的幼兒,通常也會有較強的自控力,當他在學習新技能或完成工作時,比較不容易輕言放棄。
2. 適應性:適應性高的孩子,一方面較靈活,可以不斷地調整自己去符合規定,另一方面,也比較能適應各種變化。
反之,若孩子的堅持度或適應性都偏低,自控力相對就會比較弱。
因素5:同齡幼兒的性別
很多大人常覺得很納悶,明明是同年紀的孩子,但女生為何就是比男生聽話、守規矩?
黃世琤老師指出,從研究中可發現,女生從骨骼結構到大腦的結構上,都比男生早成熟2年左右,所以一般而言,心智年齡較成熟的女生,自我控制力也會較男生成熟。當大人以同樣方式指導或要求同齡的女生和男生時,女生會比較快吸收,也比較能夠確實執行。所以帶領同齡的男女生時,男生會需要大人更多的提醒與引導。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