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螢幕」保持距離

螢幕使用帶來樂趣與獲取資訊的便利,但年紀太小且頻繁接觸,對孩子的視力、睡眠、語言、人際和認知發展都有不利的影響。對小小孩來說,和家人真實的互動,擁有家庭活動時間是最重要的;等孩子再大一些,就要明確規範使用的原則及時間,才能避免被螢幕綁架了生活。

和「螢幕」保持距離

螢幕使用帶來樂趣與獲取資訊的便利,但年紀太小且頻繁接觸,對孩子的視力、睡眠、語言、人際和認知發展都有不利的影響。對小小孩來說,和家人真實的互動,擁有家庭活動時間是最重要的;等孩子再大一些,就要明確規範使用的原則及時間,才能避免被螢幕綁架了生活。

1螢幕育兒的聰明對策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螢幕觸控媒體的使用與影響話題,持續在全球發燒。面對這波螢幕媒體巨浪,許多關心育兒問題的爸媽都在問:到底該如何才能聰明應用螢幕工具育兒,而不被限制?

以下諮詢了國內專研兒童發展與親子關係的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陳富美副教授,並越洋採訪曾受信誼之邀,二度來台發表媒體與幼兒互動研究成果的美國喬治城大學兒童數位媒體研究中心主任與心理系主任教授Dr.Calvert,為爸媽提供合宜的使用建議。

有意識地使用螢幕媒體工具
陳富美老師指出,所有的工具都必須有意識的使用,不能放任使用的頻率在生活比例中過重,才不會反而受制約。如果爸媽在等車、等餐或任何空檔,都在把玩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急著把每個「零碎」的空檔時間都填滿,孩子自然會模仿大人無時無刻都在玩。這樣一來,就會剝奪很多親子互動的機會,孩子也會失去許多留白、發呆的時間。

所以,當爸媽發現孩子「黏」著手機和平板電腦不放,請記得立刻回頭調整自己的媒體工具使用行為。外出時,可預先為孩子準備圖畫紙、畫筆和圖畫書。在搭車或等車的空檔,親子可一起聊天、小小聲的說故事、唱唱歌,還可以一起觀察車上不同的人物與窗外多樣的景物,從這些流動的風景中,其實都可找到各種有趣的話題。

提供螢幕以外的多元遊戲經驗
Dr. Calvert提醒爸媽,如果想避免孩子隨時盯著螢幕,就必須先決定孩子可以在「什麼時候」以及「如何使用」螢幕平台。最重要的是,爸媽必須提供孩子其他活動類型,給孩子多元的遊戲經驗。因為,不論幼兒進行何種螢幕遊戲,觸控面板的感官經驗都只有一種,有過於單一的問題。

在螢幕遊戲之外,學齡前幼兒仍需要跑、需要跳,以發展大肢體動作,他也必須與人互動,在一來一往的過程中,學會應對進退、解決問題,發展出合宜的社會人際能力。孩子的感官知覺能力,更需要聽見聲音、聞到和嚐到味道、看到實體、要碰觸、感受到軟、硬、粗、細、冷、熱等感覺,才能發展出來。所以爸媽得在螢幕遊戲外,必須為孩子再補足這些必要經驗。

慎選螢幕平台與互動資源
從「平台」來看,Dr. Calvert 認為必須是幼兒容易使用的。雖然目前並無相關的研究證據可證明,孩子可從iPhone、iPad這些螢幕媒體學到東西,不過她認為這些新平台的確是突破性的工具,因為它提供了直接的操作介面,讓孩子只要運用簡單的碰觸技巧,就可以和學習內容作互動。相較之下,使用滑鼠來操控,孩子需要具備更複雜的動作技能,才得以接觸學習內容。因此,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這些新螢幕工具,其實是釋放了更多的認知資源,讓幼兒得以學習內容。

從「內容」的面向來看,Dr. Calvert指出,研究已證實2歲孩子確實可經由觀看優質的節目內容而學到教育性的知識,但這些內容對孩子而言必須是適齡、重要的、與幼兒的真實生活經驗與行為有密切關連,且一再地重複。而且,最好能由吸引孩子的角色作帶領,因為相較於不認識的角色,孩子比較容易從信任的角色那裡學到東西。此外,陳富美老師建議爸媽在為孩子下載遊戲時,必須考慮多樣性,不可「偏食」,因為以幼兒的認知學習領域為例,孩子不只需要學習語言和數字,還有大小、顏色、形狀、邏輯推理??等各種概念。
 
用3R策略改善螢幕媒體的影響
美國華盛頓大學兒童健康中心主任D r.Christakis的研究指出,若讓3歲前的幼兒長期暴露在快節奏、高聲光刺激的影片前,不僅會影響專注力,過量收看電視也會減緩孩子的語言學習;觀看暴力影片後,有高達88%的孩子會產生攻擊行為的問題。Dr. Christakis在來台發表的演說中,曾針對幼兒收看電視媒體提出3R建議,在多螢幕媒體時代,一樣適用於家有幼兒的爸媽參考:

□ Rethinking:重新思考讓幼兒使用螢幕工具的目的,是「想要」還是真的有「需要」。

□ Restructuring:為孩子作螢幕工具的使用時間記錄日誌(每日不能超過2小時),重新建構互動時間表。

□ Reducing:想辦法減少幼兒使用螢幕工具的時間,調整孩子和螢幕媒體的依賴關係。

爸媽請陪孩子使用螢幕工具
Dr. Calvert提醒爸媽,從研究上可發現,當孩子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視螢幕看時,其實並不等同於學習。由於電視屬於單向溝通的媒體,如果孩子看電視時缺乏雙向的討論,就無法產生學習的效果。同理可證,如果寶寶只是專注地「盯著」平板電腦或智慧手機上的影像瞧,那其實和看電視沒兩樣,只是被強烈的聲光刺激短暫吸引了。

因此,Dr. Calvert建議爸媽,除了仔細檢視這些下載至螢幕媒體的學習內容,是否適合孩子此階段的發展,更要透過互動來幫助孩子藉由這些螢幕工具進行學習。其實,當大人陪孩子一起在平板電腦上看動畫、影片或者玩遊戲時,回應孩子的「為什麼」和「提出問題」,不僅可刺激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鼓勵孩子接受挑戰,爸媽也有機會了解孩子又學會了什麼。

既然21世紀的學習媒介,包含了螢幕以及書本,Dr. Calvert認為使用電子化工具作學習,其實會是個不錯的構想。不過,不論透過一本書、最新的iPad應用程式,或是其他螢幕工具學習,爸媽的陪伴與參與,才是孩子能否成功學習的關鍵因素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2孩子沉迷「螢幕時間」,容易暴怒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人們使用3C的時間不斷增加,開始接觸的年齡也年輕化。有些爸媽覺得針對兒童學習設計的程式會有助智育發展,讓孩子更聰明;爸媽擔心的只是玩太久會傷害視力。但新近研究發現,過度使用3C產品,不但重挫孩子的健康和智力,更影響情緒。

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副教授

愈來愈多的兒童與青少年有憂鬱或容易抓狂的現象。長期易怒的孩子,因為易受外界的干擾,身心常處在一種高度亢奮的狀態,舉止怪異,倍感疲累。當這種狀態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便會傷害他們的記憶力,不僅導致課業落後,也會有社會性發展延滯的困擾。一旦事態日益嚴重時,有的孩子經過精神科醫師的診斷,可能被界定為過動症、嚴重憂鬱或人格分裂,而需要接受藥物或諮商治療。可怕的是有些治療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反而讓病況更加惡化。

使用3C過度,情緒暴怒疾病增加
其實問題的癥結在於平日過度使用3C產品。最近很多病例發現,如果能限制3C產品使用的次數與時間,病人的病況便會開始獲得良好的改善。只要限制3C產品使用的時間,病人會擁有較多的深度睡眠,情緒會轉為平和穩定,在做事時比較能專注、有條理,而身體活動也相對增加。

身心上所獲得的改善,讓病人對挫折或壓力的容忍度都增強了,抓狂的次數和時間都也逐漸減少。由不同年齡層的病患身上看見了以下的改變:兒童開始會喜歡傳統的遊戲(如:玩積木);青少年及青年患者則變得不再冷漠或感到無助,並且能自動自發做事情。

限制螢幕時間以免影響腦部發展
所以限制3C產品的使用時間是一件好事,患者可以減少用藥的劑量,睡眠情況會明顯改善,能做更多的運動,也與他人能有更多面對面的互動。這些正面的改善會相輔相成,使得病人加速康復。

由於3C產品種類甚多,許多研究把這些使用時間通稱為「螢幕時間」。透過腦部研究發現,兒童接受螢幕的刺激比一般人瞭解的程度要更加敏感,只要少量的刺激就會影響他的發展。先前有的爸媽覺得孩子在螢幕上可以跟軟體互動玩遊戲,比看電視要好,但是已有研究指出,過長的螢幕時間會帶來睡眠問題,造成情緒及智能發展不良

小心螢幕時間帶來的6大負面影響
1. 剝奪睡眠的時間,妨害生理時鐘正常的運作。螢幕亮光延長了室內明亮的時間,干擾身體對黑暗時間的需求,造成生理時鐘無法正確及正常地運作,使得褪黑激素分泌失調。

2. 黑夜不當的亮光來源,易引發憂鬱。在許多自殺或憂鬱症病例中,發現與螢幕在黑夜中製造光亮的時間有關。研究發現,如果睡眠期間保持螢幕的亮光,即使不是正對著螢幕,也會造成憂鬱症。

3. 腦內司掌獎賞的系統變得不敏銳。兒童沉迷於螢幕,導致腦部多巴胺不正常的分泌。多巴胺是一種會令人覺得舒服快樂的化學物質,吸菸和吸毒也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癮者感到開心及興奮;可是當這個過程被一再刺激時,身體的反應會變得不敏銳,於是外在的刺激強度勢必再增強,這就會造成網路或電玩上癮症。

4. 螢幕時間帶來壓力反應。面對壓力時,兒童當下的反應及長期受壓的情況,都會造成腦部化學物質及荷爾蒙產生不規律的反應;可體松不僅專掌調控長期壓力的功能,同時也與憂鬱感互為因果關係,長期的過度反應和上癮,除了造成惡性循環,也會壓抑大腦前額葉的分泌,使人無法正常調節情緒。

5. 螢幕時間造成感官系統超載,注意力無法集中。當一個人無法專注時,處理內心思考或外界環境改變的能力也會變得薄弱,而心智能量變弱時,持續面對螢幕高視覺、高認知的刺激,更易產生暴怒、抓狂或攻擊性行為。

6. 螢幕時間阻擾了身體活動的活躍度,也減少與大自然接觸的時間。研究發現,戶外時間(特別是與大自然接觸)有助於專注力的改善、降低壓力、減少攻擊行為。如果把時間用在螢幕上,就會減少孩子與大自然接觸的時間,剝奪他調節情緒的機會。

在充滿3C的世界,強調節制螢幕的使用時間,聽起來有些困難。但是如果爸媽不積極教導孩子正確的使用時間,只是消極地盼望孩子會主動節制自己的行為,無異是不教之戰、緣木求魚。爸媽需要與孩子一起努力,減少螢幕時間,讓精神系統能逐漸恢復到自然平穩的狀態,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情緒平穩、體魄強壯、心靈快樂的人。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33C OUT!給孩子豐富的學習環境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爸媽不要覺得讓孩子擁有3C產品,才算是跟得上時代或擁有豐富的學習環境,其實,幼兒階段還是需要以感官經驗、具體操作為主,日常生活中取之不盡的素材,才是最佳的學習資源。

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副教授

近年物價上揚,許多爸媽縱使自己過的是錙銖必較的日子,仍然無怨無悔地把孩子的教育經費列為必要的支出,希望提供孩子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但爸媽要如何以最省錢的做法,提供孩子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

豐富的環境不是靠金錢堆砌
什麼是豐富的學習環境?部分爸媽以為就是要擁有很多的圖書、玩具、視聽教材和3C產品,再加上讓孩子早日參加各種才藝班,以為把孩子的學習時間填滿,就能好好培養他。爸媽如果把這些林林總總的支出加起來,不難發現這些花費在每月的家庭總支出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學齡前的兒童,各方面的成長很快速,有的東西(如:嬰幼兒玩具、用品),可能只適用一陣子,等孩子長大到某個年齡,功能已不能再滿足孩子的需求;有的東西可能買的時候興致勃勃,但還來不及拆封,就過時了。因此,爸媽在購買兒童的玩具或用品時,應考慮是不是稱得上是好玩具或是必要的用品,懂得適可而止地準備。

小小孩不應依賴3C產品學習
現代的爸媽尤其要謹記,千萬不要過早給孩子接觸3C科技類的產品,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3C產品日益普及,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得了科技上癮症。市面上有專為各個年齡層的兒童設計的APP,標榜著利用科技開發兒童的智力。許多爸媽以為如果在平板電腦上安裝認知軟體給小孩玩,可以幫助他快速的學習,一舉兩得。

其實,因為3C產品太方便隨手取用,有時爸媽比較忙,忘了時間,孩子一玩就好幾個小時。當孩子在小小年紀就變成低頭族,長期下來,不但會影響視力,語言發展受到阻礙,社交能力也會不好,造成人際關係的障礙

把握「人+生活+遊戲 」要件
想要提供孩子豐富的學習環境,爸媽需要有以下幾個認知:

● 人的互動比物質重要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並不一定要用很多的金錢去堆砌。有些無形的東西,反而是金錢買不到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大人的溫暖、關愛、互動和支持。經由大人的引導,孩子跟別人互動,跟周遭生活能產生聯結,也有機會遊戲。這樣的生長環境,會使兒童體認到自我的獨特與重要性。

● 從生活事物取材
學齡前的階段,生活中許多的事物都是孩子學習的課題。孩子藉由直接的探索,他會開始建立一些很原始且與平日生活貼近的經驗。這些重要的經驗是幫助他快速累積生活常識所必須經過的路程。例如:帶孩子上超市買菜時,可以教導孩子認識不同的蔬菜和水果,不僅讓孩子知道名稱,也讓孩子知道蔬菜、水果的季節性;讓孩子從周遭季節、溫度的改變,察覺植物生長的變化;教孩子選水果,怎麼樣可以挑到比較甜且水分比較多的水果;給孩子兩個大小不同的水果,讓他一個一個掂掂看,感覺不同的重量;讓他親手稱稱重量,引導他認識磅秤的功用。

● 讓孩子盡情地遊戲
生活中到處藏著好玩的遊戲。兒童遊戲對個人在幼年及兒童時期的成長具有深厚的影響力。經由遊戲,孩子透過親手操作的過程,去體驗新的感受,吸收新的知識。在反覆不斷地遊戲及練習時,他也會對自己原有的知識,做進一步的整合。這些學習不但增長他的智慧,也讓他身心、情緒及社會性發展得更好。

童年遊戲有可能成就未來的專業
有些爸媽因為不懂得兒童發展的特性,誤認為遊戲是浪費生命,不長智慧的事,以為學習必須要很刻意、嚴謹,例如:學畫圖就是要跟美術老師學習素描。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大人對學習的定義不夠瞭解。

遊戲的功能對兒童而言就如成人的工作一般,很多人在成年後變成專家時,追溯他的童年時代,常會發現,他在小時候就花很多時間在這一項遊戲上。例如:有些畫家從小就愛畫圖,畫圖就是他最愛玩的遊戲。他會不厭其煩,反覆地畫。畫圖在小時候帶給他很多的快樂與成就感。

爸媽購買圖書、玩具給孩子是好事,但是更要懂得多利用生活中的資源與機會,把握生活中隨時隨地的學習時機,引導孩子。豐富的學習環境不一定要花很多錢去營造!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4遊戲數位化,請爸媽先Hold住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幾歲開始可以讓孩子接觸智慧型手機或平版?」、「每天可以看多久電視?」、「什麼節目對孩子的大腦發展比較好?」、「成長過程中,電視和3C裝置對孩子有什麼影響?」當年輕爸媽人手一機,身旁的孩子似乎對「滑一下」也充滿了興趣,這時,如何看待小孩與3C的關係就成了許多爸媽心中的疑問或隱憂。

網路與數位載具的進步,不只改變成人生活面貌,也改變小小孩的遊戲選擇。當數位遊戲時間愈來愈長,傳統真實遊戲經驗愈來愈少,對現代孩子的身心發展與未來學習,將會產生什麼變化呢?第七屆信誼幼兒發展研討會「遊戲、成長與學習」,專為父母舉辦的一場「The power of play,遊戲的力量」講座中,來自維吉尼亞大學心理系的Dr. Angeline Lillard以「兒童如何看待數位載體並從中學習?」為題,分享了美國在數位媒體的相關研究成果。

太早看電視,影響幼兒大腦執行功能
2011年研究顯示,美國幼兒一天花4小時觀看各種螢幕,包括電視、平版等。8歲以下的孩子,半數以上擁有自己的臥室電視。而最新的研究發現,太早看電視,會影響孩子的大腦執行功能2歲時收看娛樂性與暴力的節目,會影響孩子7歲的注意力。就連長期觀看「二手電視」或以成人節目為背景音(指環境中開著電視),也會對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所謂的大腦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以下簡稱EF),是由大腦中的前額葉控制,控制我們的心智能力,包括注意力、行為、意圖……。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幼兒期的大腦執行功能,能預見未來一生發展,因此心理學家極為關注。

Dr. Lillard教授分享了實驗室中的成果。首先是媒體和EF的關係。實驗發現,跟對照組的孩子(畫畫或看圖畫書)比較,看《海綿寶寶》的實驗組孩子,EF明顯下降。在節目選擇方面,除了節奏快慢有影響,具有不真實奇想的節目,比方說,從一個小盒子裡倒出山一樣高的食物,也對孩子的EF竟然有不利影響

◎數位媒體 VS大腦執行功能系列研究
【實驗一】
60個4歲孩子分成三組,在測試前9分鐘:A組觀看節奏快的《海綿寶寶》、B組觀看步調較慢、男孩冒險卡通、C組畫畫。

接下來,做4個大腦執行力實驗與創意力實驗,舉例來說,執行相反指令,我說摸頭,孩子就要摸腳。創造力的評比,3組沒有很大的差別,但A組《海綿寶寶》組的EF能力很明顯比其他兩組差。

【實驗二】
為了探究觀看節目類型對EF影響,研究者選擇教育性節目《Matha Speaks》來做實驗,實驗組的孩子看《Matha Speaks》節目,控制組的小孩,則是讀《Matha Speaks》的圖畫書。

結果,看書的孩子,執行功能沒有影響,但是看電視的實驗組就會受到影響。還有另一個研究,讓孩子看完快節奏、虛擬想像的電視節目後,休息一下再做執行功能實驗,表現還是比較不好。

【實驗三】區隔節目的內容,用節奏快慢、是否包含幻想成分(Fantastical)來區分,A組觀看節奏快但真實的節目《飛哥與小佛》,B組看的是節奏慢、真實的節目《酷小子比爾》,C組看的是節奏快、有幻想內容的《海綿寶寶》,D組看的是節奏慢、具奇想的《小小愛因斯坦》。

4組的孩子都在前測後,觀看11 分鐘的電視,再做後測。結果發現EF能力A〉B〉D〉C,具有不真實奇想的節目,比方說,故事主角突然從地球跑到海底,或是從一個小盒子裡倒出山一樣高的食物,對孩子的EF竟然有不利影響。

運用真實教具,學習更有效率
目前坊間的教育性APP,有8成是以幼兒為對象,75% 8歲以下孩子有機會玩到觸控性裝置。因此另一個實驗中,Dr. Lillard希望探究孩子透過APP與透過實際教具來學習,有什麼差別?一群5歲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用真的拼圖教具,一組玩平板的拼圖APP。結果發現,孩子用真實教具來學習是比較有效率

◎真實教具VS益智App系列實驗
【實驗一】
32個5歲的孩子,一半用真的拼圖,一半玩平板上的拼圖APP。拼圖組的孩子,由大人介紹這套教具,並介紹各洲洲名,之後讓孩子自由把玩地圖。APP組的孩子,是透過平板來介紹這套APP的使用方法與玩法,像是點選地圖,就會念出洲名。

之後,讓孩子做辨識和回想測驗,結果,拼圖組的表現比較好。

【實驗二】
為了進一步接近孩子學習的真實樣貌,在另一個實驗中,又找了另外30個5歲孩子,歷經相同的第一階段實驗後,讓他們把拼圖和平板裝置帶回家一個星期,再回來做測驗。

第一階段的結果差不多,而在一週後的測驗結果,APP組的表現追平拼圖組的孩子,但是透過爸媽紀錄孩子的把玩時間,APP組比拼圖組花更多的時間玩這個遊戲。這表示:孩子用真實教具來學習是比較有效率。

和孩子約定使用數位的規範
既然真實遊戲優於數位,但孩子又不可能脫離數位,關於「幾歲適合給讓孩子玩手機遊戲或接觸平板?」Dr. Lillard主張:「等!等到不能再等,再給他用。」一方面,是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先跟世界、其他人有很好的互動,再以這個為基礎,接觸虛擬世界。

另一位學者Dr. Kathryn Hirsh-Pasek則提供爸媽4個選擇APP的標準:非常主動(提供孩子主動的參與,而不是被動式的); 100%投入(讓孩子全心參與投入,不會有很多不相干的物品跑出來);有意義的學習(有一個意義的框架學習);社會性的互動(和其他人產生互動)。

她同時提醒爸媽要替孩子找到平衡點,提供這些裝置時,要瞭解這只是「數位糖果」,使用時間一定要有所節制。當然剛開始立下規範時,孩子難免抗議或哭鬧,但經過一段適應期,孩子自然會發現生活中其他有趣的事物,在真實世界中好好遊戲,幸福成長。

※ 本文為《2016年第七屆信誼幼兒發展研討會報導》

5AI新世界中的玩伴機器人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ChatGPT爆紅,在成人的世界裡引起熱烈的運用和討論,而國外的玩伴機器人,早已運用在兒童玩具、學習和醫療等各種領域中,台灣雖然還未普及,但是終將面臨AI新科技的蓬勃發展,孩子未來的生活與學習會有什麼變化呢?


文/林欣慧   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教授

AI運用從生活到兒童玩具,無所不在
近年來人工智慧快速發展,許多相關的知識與技術也都被用來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如今我們週遭環境已充滿許多人工智慧產品,從最簡單的自動感應開門系統到全智能的生活管理,甚至用於兒童的學習教材與玩具。

這類運用人工智慧的玩具,從簡單的觸碰按鈕唱歌、說故事或移動,到複雜高階的功能,針對孩子的年齡及發展程度,設計成適齡的遊戲學習內容,讓孩子能循序漸進架構起認知能力。有些設計團隊也嘗試運用人工智慧的運算,讓玩伴機器人與孩子的互動更具意義,進行更有深度的對話。

玩伴機器人也能雙向互動、提升學習?
在美國,有些幼兒園嘗試用玩伴機器人在課室與學齡前兒童一起互動學習。研究發現孩童對玩伴機器人感到很好奇,促使他們熱衷提問,在與玩伴機器人交談時會有目光接觸,更想學習有關玩伴機器人的事物。他們認為這些互動都不只是單向,而是雙向的互動。

教室裡因為有玩伴機器人,製造了興奮和熱衷學習的氣氛,也讓孩童有更多的機會學習輪流、耐心等待和相互合作。雖然研究報告也發現老師們還不熟悉如何利用機器人做更有效的學習,但老師們覺得機器人的確可以增進孩子的參與興趣及學習成果。

機器人在心理評量上發揮作用
機器人也被用於診斷精神疾病。英國劍橋大學的團隊針對28位8-13歲的兒童,以兒童身高相仿的玩伴機器人做一系列心理健康評量。研究發現經由兒童玩伴機器人所收到的資料,可以幫助醫生做更好的診斷。因為機器人的大小與孩子相仿,孩子有較好的安全感,也比較願意向機器人透露他們心中的疑慮和所面對的困難處境。

研究同時發現,當孩子心理衛生狀況良好時,他們的表達大都是正面的;然而有心理困擾時,機器人會試著引導孩子說出真實的感受和經驗,也使得反應偏向負面的評估。這項研究的結論是運用機器人對孩子評估可以收集到更多的資料,但絕不可能用於取代兒童心智科或精神科醫生的工作。因為醫師具有更多專業知識能力和經驗,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療。

善用AI好處,但不宜過度依賴
雖然機器人可以當孩子的玩伴,幫助他學習。但是也出現一些陰暗面,有些兒童會虐待機器人,用粗暴的動作和語言跟機器人互動,如果沒有適時得到輔導和矯正,恐怕會發展出偏差的認知與行為,妨礙日後與別人正常互動交流的能力。

當兒童與機器人產生密切的互動,進而產生強烈的依戀關係,一旦機器人故障,不能再與他互動時,有的孩子會如同失去親人一樣傷痛,有的孩子則會把這種狀況解讀為被對方拒絕或是被拋棄,同樣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傷害;也有些兒童因為更喜歡與機器人互動,而減低與父母、照顧者或是同儕的互動。甚至有父母和照顧者過度依賴機器人所提供的照護服務,而忽略了兒童與人互動的需求。

保護隱私,防範家用機器人洩密
使用玩伴機器人有另一個隱憂是有關於隱私的保護。醫療玩伴機器人對這方面做了比較好的防護措施,但是一般家庭用的玩伴機器人玩具,可能需要好好的探討。例如曾上市過的「哈囉芭比」和「我的朋友凱拉」娃娃,最初的設計是會紀錄娃娃四周的環境,並透過網路功能回應兒童的問題,這些功能同時也將所收集的個人數據,利用家庭的網路,把資料上傳到公司或其他的機構。

「我的朋友凱拉」娃娃在2017年被裁定為有非法裝置,在德國被禁止使用。至於「哈囉芭比」娃娃收集到使用者的資料時,被傳到一家叫說話玩具的公司分析,再將發現用於維護並開發新產品,也有數據被用在辨別和改良語音及影像處理的技術,後來因雲端數據管理不良,被駭客入侵偷走兩百萬筆親子對話的語音存檔,也導致該玩具公司最後被下市。

至於如何管理使用兒童玩伴機器人的風險,除了有賴設計公司提供消費者有關機器人的能力和限制的詳細說明,對於收集信息類別及儲存的方式,還有數據與誰分享、做何分析,都需要做到妥善的管理。父母在使用新科技時,也需要學習保護孩子和家庭的隱私,面對AI逐漸出現在生活的各個領域,善用它帶來的好處及避免隨之而來的風險,是我們要不斷精進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