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害羞又內向,擔心她被欺負侵犯
我只有一個女兒,今年5歲,她從小個性就比較害羞、內向,常常被小朋友欺負。這陣子報紙上常有女童被人侵犯的新聞,讓我十分擔心及害怕;在選擇幼稚園時,只要學校有男性員工,我就絕不讓她去讀。請問我要怎麼教,她才能學會保護自己呢?
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的「童年安全教育」,已成為現今社會中必要的教育內容之一;而教導內容及技巧,也成為父母親必備的知能。由於生活中有相當多的危險,幼童的能力、體力發展尚未成熟,父母自然應當守住第一道防線,盡量為孩子規避危險;但是這種做法,仍然讓父母心存憂慮,唯恐孩子一離開視線又可能成為受害者。
因此,積極的作法是,讓孩子在某種範圍之內具有保護自己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來自父母日常的教導;也就是說,父母應讓孩子有機會處理及面對安全問題,學習去充份瞭解情境及處理危機的基本原則。父母可運用社會事件(如:兒童失蹤案例)、特殊情境(打破碗盤),來進行機會教育,讓孩子能夠明瞭與接納。
女兒固然生性內向,但這並不表示,她就沒有能力去處理她的友伴關係。父母過度的擔心及保護,只會更加強化她的特性,也剝奪了她學習的機會。所以,您不妨多鼓勵她和友伴接觸,並告訴她一些受攻擊時的反應方式,例如:趕快跑開、用手抵擋、告訴成人等,都是好的策略。您又提到,在挑選園所時會刻意規避男性員工,這樣固然可以減少孩子受到性侵犯的機率;但這個做法相當消極而不易收到好的成效,您反而可能會因篩檢嚴格,而錯失了一所優良的幼兒園。更何況有些男性職員在幼兒園內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甚至格外受到幼兒的歡迎。
與其不讓孩子讀有男性員工的幼兒園,倒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學習面對陌生人及保護身體的基本概念與做法。在實際做法上,您可以:
1. 教導孩子婉拒陌生人的給予、搭訕,學會向陌生人說「不」。
2. 明確告知,未得父母同意,不可隨陌生人而去,也不准陌生人進入生活空間。
3. 養成與孩子聊天的習慣,可瞭解孩子與他人接觸時的行為模式,以便加以糾正與指導。
4. 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及功能,並學習去愛惜與保護身體。
5. 透過穿衣及清潔的過程,讓孩子知道身體隱私部分的隱密性及保護的方法,並不准許別人的碰觸。
「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這句話,運用在兒童安全教育的理念上,也非常適用。它告訴我們:與其擔心害怕孩子受到傷害,不如教孩子建立保護自己的能力。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
因此,積極的作法是,讓孩子在某種範圍之內具有保護自己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來自父母日常的教導;也就是說,父母應讓孩子有機會處理及面對安全問題,學習去充份瞭解情境及處理危機的基本原則。父母可運用社會事件(如:兒童失蹤案例)、特殊情境(打破碗盤),來進行機會教育,讓孩子能夠明瞭與接納。
女兒固然生性內向,但這並不表示,她就沒有能力去處理她的友伴關係。父母過度的擔心及保護,只會更加強化她的特性,也剝奪了她學習的機會。所以,您不妨多鼓勵她和友伴接觸,並告訴她一些受攻擊時的反應方式,例如:趕快跑開、用手抵擋、告訴成人等,都是好的策略。您又提到,在挑選園所時會刻意規避男性員工,這樣固然可以減少孩子受到性侵犯的機率;但這個做法相當消極而不易收到好的成效,您反而可能會因篩檢嚴格,而錯失了一所優良的幼兒園。更何況有些男性職員在幼兒園內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甚至格外受到幼兒的歡迎。
與其不讓孩子讀有男性員工的幼兒園,倒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學習面對陌生人及保護身體的基本概念與做法。在實際做法上,您可以:
1. 教導孩子婉拒陌生人的給予、搭訕,學會向陌生人說「不」。
2. 明確告知,未得父母同意,不可隨陌生人而去,也不准陌生人進入生活空間。
3. 養成與孩子聊天的習慣,可瞭解孩子與他人接觸時的行為模式,以便加以糾正與指導。
4. 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及功能,並學習去愛惜與保護身體。
5. 透過穿衣及清潔的過程,讓孩子知道身體隱私部分的隱密性及保護的方法,並不准許別人的碰觸。
「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這句話,運用在兒童安全教育的理念上,也非常適用。它告訴我們:與其擔心害怕孩子受到傷害,不如教孩子建立保護自己的能力。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