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有一套

幼年期的人格發展,對孩子一生影響深遠。爸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如果可以在孩子年幼時,順應著孩子的發展與能力,運用有效且一致的管教方式,加上耐心的教導,孩子就能將規則逐漸內化、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自然就懂得自立自重並尊重他人。

管教孩子有一套

幼年期的人格發展,對孩子一生影響深遠。爸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如果可以在孩子年幼時,順應著孩子的發展與能力,運用有效且一致的管教方式,加上耐心的教導,孩子就能將規則逐漸內化、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自然就懂得自立自重並尊重他人。

1讚美孩子有方法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不管大人和小孩,沒有人不喜歡聽到來自身邊人們的讚美聲。對孩子來說,爸媽的讚美更像是一劑「超級強心針」,能讓孩子建立充分的自信心,更有動機接受未知的挑戰。但讚美其實是一門專門的學問,當讚美應用於幼兒教養時,影響更是深遠,爸媽不可不小心謹慎。


諮詢/陳若琳︱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
陳淑敏︱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教授
張召雅︱明新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雷庚玲︱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副教授

讚美是一種藝術,想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心意,又不造成錯誤認知,其實有方法可循。以下,整理了讚美孩子的原則供爸媽參考。

原則 1:讚美「過程」而非「結果」
爸媽必須能看見孩子正向的部分並讚賞孩子努力的過程,而不只看重最後的結果,才能讓孩子把焦點放在提升實力,不會為了結果不如預期而失去自信,或是追求排名、優勝而不擇手段。

雷庚玲老師提醒爸媽,當過於看重結果,孩子很容易誤會爸媽對他的「正向關懷」是有條件的,一定要達到某種目標,爸媽才會喜歡他,孩子可能因此不敢或不願做某些嘗試,因此沒辦法真正發揮自我。她建議即使孩子的表現不如預期,爸媽仍須欣賞孩子正向的部分,先讚美孩子在過程中做得不錯的地方,再公正地指出可加強的部分,除了給予情感支持,也同步加強孩子的學習動機。

原則 2:具體地讚美,針對努力而非能力
讚美時,必須具體點出孩子表現之處,避開抽象語彙。比如:與其讚美孩子圖畫得好棒、好美,不如直接說明他使用的綠色很美,讓人感受到春天來臨的感覺。這樣的讚美會更直接傳達你的訊息和建議。

從研究中已發現,必須讚美孩子努力的歷程而不是聰明才智,幫助孩子發現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才能讓孩子有持續努力下去的動機。因此,陳淑敏老師建議爸媽應盡量陪伴孩子,不是花錢把孩子送入才藝班,只關注最後的成果或分數,才能看見孩子在不同階段投注的心力與進步,並依此提出真誠的讚美。

原則 3 讚美孩子的各種特質,不只成績
陳若琳老師發現,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從他會翻身、扶著東西站起來,到踏出人生的第一步,爸媽都會由衷地發出讚美之聲,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讚美卻日益減少,尤其到了進入學校後,大多只讚賞學業成績的表現。

但成績不是孩子的一切,在每天的生活中,爸媽一定找得到值得讚許孩子的表現。比如和孩子共讀和共玩時,發現令人驚豔的想像力;孩子很細心、有紀律、自動自發摺衣物、做菜;怕水的兒子願意挑戰學游泳,這些都是值得讚美的表現,也是一點一滴累積孩子自信的來源。

原則 4:真誠的讚美,避免誇大不實
如果口中說著讚美的話,但態度輕率,孩子會知道大人只是在敷衍他。因為聲音是有表情的,有溫度的,孩子能判斷出你的讚美是不是發自內心。

此外,讚美並不表示要說誇大不實的話,而是要多用正向語言。張召雅老師曾遇到一位幼兒園孩子收完積木後,喜孜孜地跑來問她說:「我會收玩具,我是不是很聰明!」如果回應孩子他很聰明,那是不真實的,她只有謝謝他。她認為一定要依孩子的真實表現給予評價,讓他收到正確回饋,才不會讓他產生「自我感覺過度良好」的問題。

原則 5:善用表情、口頭或肢體語言讚美
陳若琳老師指出,小孩對大人的情緒其實相當敏感,溝通與解讀訊息的能力也超乎想像。只要爸媽用心觀察,如:當在遊戲床內的寶寶望著你,再看看地上的球,你把球撿給他時,他會對自己產生很大的信心,因為你收到正確訊息。

因此,在表達讚美時,別忘了除了口頭語言,要善用大人的表情(如:微笑)、動作(如:摸摸孩子的頭)或手勢(如:以大拇指比出讚的手勢),即時讓孩子們明白自己受到認可、讚賞與注意。

原則 6:不要給孩子比較式的讚美
「你彈得不錯,但就是沒有姊姊好!」很多父母愛把孩子作比較,但孩子是透過大人的反應建構自己的形象。孩子天生不同,讚美孩子時只能和過去的他作比較。當爸媽總是以別人來評價孩子,易讓孩子產生「反正我怎麼努力都比不過別人」的自卑感,很快地就會選擇放棄學習。

雷庚玲老師建議爸媽,依孩子不同階段的能力設定合理的目標,為孩子搭出「學習鷹架」,一有進步就給予讚美。比如:當幼兒學爬時,爸媽在前方以玩具作引導(鷹架),可幫助孩子學得更好。張召雅老師則建議讓大孩子自己訂目標,否則「齊頭式」的目標(如:10分鐘內完成拼圖有獎賞),會讓很多孩子永遠得不到被讚美的機會。

原則 7:即時給孩子讚美與肯定
學前幼兒相當依賴大人的回饋,來調整行為方向以及暸解自我能力的評價,所以陳淑敏老師提醒爸媽必須在孩子行動的當下給予讚美,如果過太久才回應,記憶能力有限的孩子,不容易連結行為與讚美之間的關係。

此外,大人給寶寶的即時回應就是一種肯定,而這也是寶寶自尊和自信的起源。知名的嬰兒實驗中,讓參加研究的爸媽在和寶寶玩一陣子後,突然低頭不再看寶寶。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卻發現所有嬰兒先是臉部表情暗沉,接著可看到他們快哭出來的表情。但當爸媽抬起頭對寶寶微笑時,他們又立刻破涕為笑。這說明了爸媽與幼兒「同步互動」與給予「即時回應」的重要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一天都需要面對新的挑戰。如果爸媽能夠學習用正向的角度來看孩子,欣賞孩子的努力和進步,給孩子真誠的讚美,便能讓孩子更有力氣再往前邁進一大步。提醒您,掌握讚美原則,但仍要保有彈性喔!

♥【本月專題】適度教養:這樣愛孩子,剛剛好!
👉玩測驗:1分鐘測教養樣貌 抽好禮
👉看解方:剛剛好的愛與管教
👉愛自己:設計媽媽的「Me Time」

2孩子氣,爸媽跟著氣?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我不要,我就是要這個嘛!」
「你乖嘛!我們家有很多了呀……」
「我不管,我不管……」
「跟你說不行就是不行,你非要惹我生氣是不是?……」

這樣的情境,是否也曾發生在你和孩子之間?平時還算聽話的孩子,有時候一發飆起來,其不可理喻的程度,就像有個小魔鬼住在他身體裡一樣,不管好言勸說、厲色威嚇,都無法阻止他。相信像這樣折騰到最後,還能夠保持理智冷靜、讓彼此全身而退的爸媽大概沒有幾個吧!

爸媽的 EQ 有多高
處理孩子發飆,有個必須同時顧及的問題,就是你自己的情緒。有時候,我們在被激怒時,所做出的行為反應,可能已經超出合理的程度,可是在那個情境下,我們並沒有自覺。比方說,在公共場合中,原本孩子只是鬧個小脾氣,爸媽勸阻不成,脾氣不由得爆發出來,孩子看爸媽生氣,愈覺得委屈、哭得愈大聲,爸媽愈覺尷尬,就愈可能用更強烈的方法來嘗試儘速壓制場面。可是,事過境遷,你是不是也會想,自己的反應是不是激烈了一點?孩子真的有那麼頑劣嗎?

換個角度看孩子的脾氣
我們總是認為,發脾氣就是不好的,但其實生活中有多少狀況,是會讓我們不滿、想要發脾氣的?只是我們會自制,會想到用其他方式轉移自己不舒服的感覺,但是單純的孩子不會如此。孩子因情緒而表現出來的外在行為並不像大人那麼分化、複雜,像是沮喪、悲傷、焦慮、挫折、委屈、不滿……,孩子無法用明確的言語去描述、用有效的方法去解決,而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就是發脾氣。如果爸媽能夠在事件當時多一些理解和容忍,盡量不要把自己的情緒也攪和進去,就較能夠將情況處理得圓滿一點。

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
大人會有情緒,孩子也是一樣。有時候在我們看來,孩子脾氣發得沒有道理、或是明明很清楚的事實卻是講都講不聽,真的令人氣得不得了;不過,是不是可能我們在憤怒之下,並沒有真正去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或孩子的思考邏輯呢?當然,面對這樣的情況,要能做到冷靜不生氣,還真是不容易,但是,至少試著不要把孩子發脾氣當作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或許,多經過一次衝突,爸媽和孩子彼此也會逐漸去調整自己反應的方式。這並不是說,爸媽就要讓孩子予取予求,該有的堅持仍要適度的讓孩子明白,只是,也要嘗試去接受孩子的感覺,並試著幫助孩子將這些負面情緒以適當的方式宣洩出來。處理孩子鬧情緒,目的應在保護,而不在懲罰,而且最重要的,不只是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會影響到別人、是不恰當的,還要教孩子怎樣表達才是能被別人接受的。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僅孩子在學習,爸媽也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學習調適、學習解決問題。孩子發脾氣,發生當時或許不好受,但事後,彼此是不是又成熟了一些呢?

3如何才能不生氣——代替處罰的十種方法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孩子雖然有時像小天使般可愛,有時卻又頑劣固執得像個小惡魔,教爸媽頭疼不已。當孩子實在是太過份時,再怎麼理智的爸媽,也很難不被激怒。這裡提供幾個小祕訣,幫助爸爸媽媽以和平的方式圓滿解決問題。

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
避免老是以大人的權威命令孩子這樣那樣,讓孩子有機會作選擇,覺得自己意見被尊重,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問他「你想先刷牙還是先洗澡?」本來兩者都不想做的孩子,可能就會勉強選擇一種。

尋求其他解決之道
當孩子想做一件會引起麻煩的事時,不要直接告訴他不可以,而是提議另一種能夠讓他做那件事的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想要在廚房蓋積木城堡,建議他到客廳去玩,因為在那裡可以蓋更大更豪華的城堡。

聽孩子說內心的感覺
氣極了的爸媽,往往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試著冷靜下來,問問孩子的感覺,或許你會發現孩子其實也是情有可原。例如:孩子欺負弟妹,可能只是因為害怕弟妹搶走爸媽的愛,所以想引起爸媽注意而已。

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外,爸媽也要在實際情境中教孩子道理,孩子才會愈來愈懂事。例如,孩子搶弟妹的玩具,問他「如果你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你會不會不高興?」,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

讓孩子嚐到自己行為造成的後果
在無大礙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例如:孩子堅持繼續玩不吃飯,屢勸不聽後,就別勉強他;當他自己餓了要求吃飯,告訴他「你說不吃的,我們就全都吃完了啊!」先讓他餓一陣子,再拿東西給他吃。有了這樣的經驗,他就會知道準時用餐的必要。

以有趣的方式轉換衝突情境
爸媽如能發揮幽默感,不但能讓自己不生氣,也能化解孩子的反抗態度。例如:孩子不肯刷牙時,爸媽可以說:「我們來試試一種好玩的方法,我刷你的牙齒,你刷我的牙齒好不好?」

協商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有時和孩子談條件、彼此各退一步也是不錯的方法。例如:天色已晚,孩子還不願意離開遊樂場,可以和孩子協議再玩三次溜滑梯就回家。

稍作讓步
爸媽稍作讓步,通常可以立即解決問題,不過這種方式只能偶爾為之。例如:孩子吵著想睡覺,不願意刷牙,爸媽可以說:「好吧!既然今天你這麼累,就不要刷牙好了,可是只有今天喔!」

暫時離開,直到自己平靜為止
極度忿怒的爸媽,可能無法理智處理問題,此時最好先離開一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點其他事,例如:打電話給朋友、聽音樂等,暫時不想孩子的事。等自己平靜以後,再來解決問題,和孩子好好談談。

修正自己的期望
有時換個角度想,孩子年紀小,好動、固執、健忘、沒耐性、自我中心、異想天開,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只要自己不要太苛求,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

4六個錯誤教養,讓小天使變小惡魔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出門拖拖拉拉、邊吃飯邊玩講不聽、總是不肯收玩具……面對這些「小天使」變身成「小惡魔」的狀況題時,爸媽心裡總會盤算著到底是要拿出甜點「利誘」,還是祭出愛的小手「威逼」就範。但是這樣做,真的有效嗎?

諮詢/呂翠夏∣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陳富美∣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

根據輔仁大學兒與家庭學系的陳富美、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學系呂翠夏兩位教授的研究,很多讓爸媽覺得心中的「小天使」變身成「小惡魔」的問題行為,追根究柢可能出自於爸媽平日自身的錯誤引導。

以下6個常見錯誤行為,請和你的另一半一起想一想,你們是不是常常這樣做?

1. 教養原則隨時變變變
生活的規律性對小小孩來說,其實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透過重複的歷程,孩子建立了生活應該有的節奏,理解了何時該做什麼事、該如何進行,生活的步伐就不會亂,心情也比較不會受影響。陳富美教授指出,從研究中可發現,「權威型」跟「放縱型」兩類教養風格經常是同時並存的。很多爸媽雖然訂了規矩,卻總是在變動中,昨天嚴格執行規則,但今天因為太累就跳過,誤以為這就是所謂的「教養要保有彈性」,但孩子一旦嘗過甜頭,自然就會想測試你的底線,看看這次你會不會又心軟、妥協答應他。

2. 家人的教養原則各個不同
想要預防或終止孩子測試父母底線的惡性循環,家中的教養者也必須先有一致的教養觀。如果在教養原則上意見分歧,「多頭馬車」也容易讓孩子養成「雙面行為」。比如爸爸說不能看電視超過30分鐘,但媽媽卻說可以,孩子便會覺得家中根本沒有一定的標準,無時無刻都想要嘗試挑戰爸爸的規定,是否真的堅不可破,親子衝突自然不斷上演。

3. 教養標準訂得過高
有的爸媽總會忍不住將孩子的表現跟親友的孩子、或是小時候的自己、甚至心中「理想」的孩子相比,卻從未思考設定的規矩是否合理、或是否有調整的空間。事實上,當你在氣惱孩子達不到要求時,必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標準,並在中間求取平衡。以常見的親子睡前衝突為例,不論是上班的父母或是全職的媽媽,都是在「電池快沒電」的疲憊狀況還必須照顧孩子,孩子也許只想多爭取時間和你相處,但拖延的5分鐘,對累到不行的爸媽來說,卻可能像是1小時,爸媽常不自覺地提高了對孩子「沒能準時上床」的標準,而引爆一場床邊大戰。

4. 沒有清楚說明要求孩子作的行為
孩子「講不聽」,有可能是因為語言能力發展限制,聽不懂指令,也可能因為自我控制的能力不足,不願執行命令,比如:當孩子要摸火,有爸媽只會大聲叫孩子的名字,或說了太複雜的道理,讓孩子不知該作什麼。陳富美老師指出,其實爸媽只要以堅定的語氣、嚴肅的表情、清楚說出必須禁止的動作,加上抓住孩子的手(肢體語言),孩子便能從各種線索了解這個指令的涵義與嚴重性。

此外,呂翠夏老師也提醒爸媽,有時孩子不聽是因為太專注在活動上,尚未準備好將注意力移開。因此父母可以提早告訴孩子將要做的事,給他多一點結束、轉換和啟動的時間。一般而言,除非孩子從小就累積了不適當的教養概念,才會不聽話、想測試父母的反應,否則小小孩通常不會故意不執行要求,中班以上的孩子通常也已經能聽得懂道理了。

5. 只處罰孩子的壞行為,從未鼓勵好表現
陳富美教授常常面對氣急敗壞的媽媽,數落著家中孩子的N大罪狀,尋求解套的教養對策。這時候,她通常會請爸媽先挑出1項孩子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接著寫出4項孩子表現得還不錯的正向行為,然後請爸媽在接下來的這個禮拜,努力幫助孩子改進最需要改進的項目,但持續稱讚他的4項正向行為,幾乎所有的父母在一個禮拜後,都會驚訝地罪狀都神奇地消失了。而這其實是因為父母的正面情緒帶動了親子關係的正向循環,當鼓勵孩子的正向行為時,孩子更願意有好表現,在行動時也會多想一下,負向行為自然便會減少

6. 言行不一,或以不恰當的方式管教
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有些爸媽經常採取口頭恐嚇,卻不採取任何行動,比如當孩子在餐廳吵鬧,爸媽常說再吵就回家,但是往往做不到。孩子經過幾次經驗,就會知道爸媽根本不會言出必行,沒有教養原則的「放羊的父母」,自然會養出「教不動的孩子」

有些父母常會跟小小孩說:「你再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了(或我要把你送給別人)」,這樣的行為其實反而會讓孩子更缺乏安全感,會一再地做出不當的行為來測試父母「是否還愛他」。而有的父母常會對孩子說:「你再這樣,我就叫醫生把你抓去打針」這類恐嚇孩子的言語,不僅會威脅到親子間親密依附與信賴的關係,還會造成節外生枝的麻煩,讓孩子誤以為醫生是很可怕的人,從此怕上醫院。

以上這些錯誤的教養行為,就像一句句會產生連鎖反應的咒語,讓爸媽眼中的「小天使」,瞬間變身成「小惡魔」。親愛的爸媽,想一想,平常你都做對了嗎?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