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自控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代表著幼兒已逐漸脫離自我中心,能依照情境或他人的需求去調控行為和情緒,表現出合宜地行為舉止。現代孩子身處於到處都是誘惑與陷阱的環境中,爸媽應該為孩子打下自控力的根基,當孩子能夠堅守心中的那把尺,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自控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代表著幼兒已逐漸脫離自我中心,能依照情境或他人的需求去調控行為和情緒,表現出合宜地行為舉止。現代孩子身處於到處都是誘惑與陷阱的環境中,爸媽應該為孩子打下自控力的根基,當孩子能夠堅守心中的那把尺,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1孩子為什麼管不住自己?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諮詢/黃世琤︱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金瑞芝︱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對孩子三不五時冒出來的脫序行為,不只路人們紛紛想出手「管教」,爸媽往往也深感苦惱,明明已對著小人兒板起臉孔三令五申、威逼利誘,但孩子一離開父母的視線範圍卻常常無法抑制衝動、我行我素。

學會自我控制,不簡單
中正大學心理學系黃世琤教授指出,自控力非常複雜,大腦並沒有專門負責指揮與管理「自控力」的區域,當在運作時會連動到很多區(如:注意力、記憶)。比如:當媽媽規定孩子玩玩具後要收拾好,孩子得進長期記憶去提取過去的相關經驗作參考,包含找到對應的玩具箱和分類收拾的工作記憶,然後要能控制手部、眼部協調,再把玩具車一台台整齊排進玩具箱。

當孩子需要控制的面向不同,提取的參考資料就不同。當進入記憶區卻提取不到任何可用的資訊時,這就表示孩子得另外學習新能力,才能完成新的控制目標。

沒有舊經驗可提取的孩子,通常有兩個應變作法:
1. 透過不斷地探索新奇的環境,從中累積新經驗,歸納出自我控制的原則
2. 借用過去類似情境中,看來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模組,以減少摸索的時間。

黃世琤老師特別提醒爸媽,不論以上哪一種作法,都必須讓孩子透過不斷地探索、嘗試,才可能從屢次的失敗中找到自我控制的原則,或累積足夠的控制模組供隨時提取使用,幼兒的自控力才能漸漸提升。

影響孩子自我控制的5個因素
孩子餓了、累了,或在新奇環境中,卻又不能盡情探索,失控是合理的。但其實,有5個影響孩子自控力的主因,爸媽一定要先知道!

因素1:教養者的示範與引導作用
在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理論中,把孩子發展自律分為3個階段:

●無律期(0-3歲)
此階段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不知是非善惡,常為所欲為(如:想哭就哭),必須藉著與他人和環境互動,才能發展出顧及他人及環境的行為。

●他律期(3-8歲)
此階段的幼兒道德觀尚未發展完成,需要他人約束,才能表現出合宜的行為。常以權威者的決定作為是非準繩,不見得能判斷某行為是否正確,但從經驗中知道做某些事會被責罰,很喜歡向爸媽或老師「告狀」。

● 自律期(8歲以上)
開始能自我約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能擴大考量他人的需求。

從孩子的道德發展歷程可發現,幼兒從無律、他律到自律各階段,「他人」和「環境」因素其實是幫助幼兒成功過渡到自律期的關鍵。比如在他律期,只相信權威的孩子會很注意爸媽或老師的言行,如果身邊的大人言行不一,反覆無常,孩子便會混亂,因此無法順利過渡到自律期。

因此,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金瑞芝副教授提醒爸媽,孩子是否能夠順利發展自律、自控,得看在面對不同環境要求時,其他人如何互動而定。這些年齡的界定只能作參考,不能成為硬性的指標。的確,很多孩子身邊的大人在面臨許多處境時(如:購物、飲食),也常常停留在無律或他律階段,如果硬要求8歲以上的孩子,生活大小事都要能自控自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

因素2:良好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愈親密,孩子愈可能真心接受與執行爸媽提出的指令,也愈可能形成自控的能力。通常在孩子6個月~12個月左右,隨著語言、記憶和大小肌肉等能力迅速發展,幼兒開始理解並記住大人的指令,爸媽會對寶寶提出要求或拒絕他的某些行為時,親子間的控制關係便展開了,而「順從行為」可說是幼兒早期所表現出來的自我控制力。

國外學者Kochanska和Ajsan將孩子順從的原因,區分成「情境性順從」和「自覺順從」兩種概念。「情境性順從」是指孩子受迫於大人「威脅」或「利誘」的情境下所表現出來的順從;「自覺順從」則是幼兒發自內心地服從與接受大人的要求,這類行為多數出現在互動關係良好的親子間。專家指出,如果孩子多是因為大人提供嚴懲或是獎賞而順從,並非真心想要執行指令,這類孩子仍舊停在外控的階段,相較「情境性順從」的孩子,較無法轉換成自控力。

因素3:大腦的良心發展狀態
大腦中雖然沒有一個自控力的專門區,但卻有相關區塊。它是位於腦前端三分之一處的「前額葉皮質系統」,它掌管「認知」、「重要決策」與部分「情緒」,可協助人們專注、管理情緒衝動、擬定事前計劃、考慮後果、做成決策,所以又被稱做「大腦的良心」

但因為前額葉皮質其實是大腦中發展最慢、最久的一個區域,到了20歲之後才會發展完成,所以對幼兒來說,當應用發育當中的前額葉皮質進行理性思考及抑制衝動時,就可能發生誤判或失控狀況。如果這個區域受損,還會嚴重影響幼兒和他人互動、產生同理心以及融入社會等功能問題。

因素4:幼兒的天生氣質
從研究中可發現,幼兒早期的氣質特點和他將來的心理與行為有密切關係,不同氣質的孩子能預測他們如何與人互動,也能預測他們的自我控制力。

根據國內學者的研究發現,在九種天生氣質內,與自控力最有關的有兩種:

1. 堅持度:堅持度較強的幼兒,通常也會有較強的自控力,當他在學習新技能或完成工作時,比較不容易輕言放棄。
2. 適應性:適應性高的孩子,一方面較靈活,可以不斷地調整自己去符合規定,另一方面,也比較能適應各種變化。

反之,若孩子的堅持度或適應性都偏低,自控力相對就會比較弱。

因素5:同齡幼兒的性別
很多大人常覺得很納悶,明明是同年紀的孩子,但女生為何就是比男生聽話、守規矩?

黃世琤老師指出,從研究中可發現,女生從骨骼結構到大腦的結構上,都比男生早成熟2年左右,所以一般而言,心智年齡較成熟的女生,自我控制力也會較男生成熟。當大人以同樣方式指導或要求同齡的女生和男生時,女生會比較快吸收,也比較能夠確實執行。所以帶領同齡的男女生時,男生會需要大人更多的提醒與引導。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2自控力,要從小打底(上)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自控力是一生都需努力習得的能力,並不是幼兒一時半刻就能養成的。除了需要爸媽以自身作為孩子的模範,更需要長期耐心培養,才能為幼兒的健全人格打下堅實的基礎。請到親子練功房內,為幼兒的自控力,好好打穩基本功!

諮詢/黃世琤︱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金瑞芝︱台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第1招:回應孩子,建立安全依戀關係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金瑞芝副教授指出,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是培養幼兒自控力的根本。幼兒生命的第一年,身體與心理的種種需求皆仰賴成人提供,當爸媽能即時給予幼兒溫暖回應,他就會感到充分的安全感,全心地信賴著爸媽,願意依循著他們提出的生活準則而行動,將爸媽所規範的概念,一點一滴地內化成自己生命品質的一部分,也會更放心地向外探索世界。

第2招:肯定孩子每一次的嘗試
自控力的習得必須建構在許多基本能力之上。孩子要有能力伸出手,才能思考如何進一步抓到玩具、又能不扯壞它。所以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黃世琤教授提醒爸媽,幼兒學習自控力的最佳時間,從嬰兒6個月∼12個月大時就可以開始,因為此時寶寶的語言、注意力和肢體肌肉控制等基本能力已經萌發,向外探索的行動也愈來愈多。2~3歲以後的幼兒已發展出自主意識,凡事都想自己來,他會想自己收東西到包包裡、穿脫衣物、吃飯⋯⋯。

她建議家有0∼6歲幼兒的爸媽,應提供豐富的環境與機會讓孩子自由探索,支持他的主動性,因為每次的失敗都讓孩子找到修正的方向,更接近成功的控制。所以想要培養自控力,記得肯定孩子每一次的嘗試,欣賞他的努力。

第3招:拆解成口語步驟,適時引導
自控力和設定與達成某個目標有一定的關連性,因此,如果能夠先將想要求孩子做到的行為(如:自己收拾玩具),依孩子的年紀思考,拆解成合宜的步驟(如:在每個玩具箱外分門別類貼上圖片),再給予具體的引導(如:該送車子回家睡覺了),孩子有方法依循以完成目標,自控力相對提升了,而且學到的是面對這類任務的策略

此外,在美國創辦Parenting Science網站的Gwen Dewar博士,也從研究中發現,具備口語能力的孩子,如果執行任務時強制要求不能把思考歷程說出來(without thinking out loud),將大大影響表現;但如果讓孩子邊說、邊想、邊做,效果會比較好。因此,平常引導孩子時若能分口語步驟叮嚀(如:刷牙時要上刷,下刷,左刷,右刷,再漱漱口),一開始,孩子每次執行時都會說出來,等到熟練後,這些叮嚀會成為孩子心裡的聲音,即使你不在身邊,他也能好好遵守,不會不知所措。

第4招:鼓勵孩子做決定和計畫
孩子終究會長大,當爸媽無法24小時跟在孩子身邊時,孩子必須具有合宜的判斷力,才能表現出合乎當下情境的行為,而不影響到別人。每一次作選擇,都是鍛鍊孩子解決問題和自我調控能力的好機會。

金瑞芝老師建議爸媽,在每日的生活中,依照年齡提供幼兒思考與做決定的機會,鼓勵孩子透過計畫去完成目標,因為決定是自己做的,當孩子有意願地按照步驟或程序執行達成目標,就是一種控制自我行動以達成目標的能力。比如:寒流來了,3歲以下的孩子生活經驗仍不足,無法正確判斷,與其問孩子要不要帶外套,或直接幫孩子選外套,建議拿兩件厚外套讓孩子選擇;4歲孩子要參加校外教學,可讓他思考該帶什麼?如何準備?

繼續閱讀│自控力,要從小打底(下)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3自控力,要從小打底(下)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第5招:透過遊戲學習自控力
所有的遊戲皆具有一定的規則性,像幼兒最喜歡的盤面遊戲,就是很適合培養自控力的活動。孩子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除了必須壓抑原本以自我為中心的衝動,遵守輪流、等待、各種不同的玩法規定,當孩子玩輸了,還要能忍住挫折,不因沮喪而翻臉,這都需要一再地練習。

而當一群幼兒在「扮演角」都爭著想要演同一個角色(如:餐廳老闆或媽媽)時,為了讓遊戲能進行下去,還得和其他玩伴進行協商、討論和退讓,找到大家都同意的作法,因此,幼兒玩得愈多,自控力自然也會愈好

在扮演遊戲中,常常是真實社會的縮影。幼兒在遊戲中不僅扮演各種社會角色,承擔各種社會責任,也學習了各種社會規範、行為準則。他們會把在遊戲中獲得的行為準則逐步內化為觀念(如:老闆如何買賣東西),又經由遊戲的操作,將內化的概念再具體表現出來,透過這個歷程,幼兒逐漸養成遵守規則的行為習慣,由他控到自控,逐漸形塑出自控能力。

第6招:善用「冷靜處理+說理」策略
當孩子出現情緒狀況時,爸媽要冷靜對待孩子的情緒態度與行為,先緩和孩子的情緒、減少刺激或更強化孩子的情緒,等他情緒平穩之後,試著讓孩子說明為什麼發脾氣,爸媽再搭配合宜的「說理」,讓孩子學習如何處理問題,也是化解孩子的失控難題,同時提升孩子自控力的好策略。

● 0~未滿2歲:嬰兒和學步兒失控的原因,常是因為「想做的」和「能做到的」之間有巨大落差,所以常大發脾氣。先將他抱離失控現場,再運用有趣的玩具或活動轉移小傢伙的注意力,通常可有效避免失控狀況加劇。

● 2∼3歲:當此年紀的孩子失控時,可把他抱到一個特別規劃的角落或椅子上,讓他坐著「冷靜休息」一段時間(如:5分鐘),提醒孩子亂發脾氣不好,他需要一個人冷靜一下,之後,再和他說明必須遵守的共同規範。孩子在冷靜區時爸媽要陪在身邊,但保持冷靜不說教,語言和表情肢體都不要出現不耐煩或生氣的樣子,讓孩子也學習冷靜處理自己的情緒。

● 3∼6歲:除了提醒失控的孩子到「冷靜休息角」去,記得讓他自己決定所需時間的長短,請他可以好好跟你說話了,再來找你,這個方法可幫助孩子提升對「自我控制」的認知。當冷靜時間結束,孩子也能好好說話後,也請給孩子一個溫暖擁抱或言語鼓勵,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他學會自控的讚賞。而當孩子面對棘手的情境已能不失控,或者到「冷靜休息區」的時間需求與頻次都減少了,這就表示他的自控力已提升了,記得給孩子適度的鼓勵。

第7招:共讀討論,進行情境模擬和角色模仿
擔心自控力太抽象,很難引導孩子嗎?其實,在很多圖畫書中,不僅提供了爸媽和孩子討論自控力的情境素材,也讓孩子從中找到模仿的正面角色,不需要說長篇大道理,就把培養自控力的重要性和方法,通通帶進孩子的心裡去。

自控力推薦書單
● 給正在學習禮貌與規矩的孩子⋯⋯
禮貌
文‧圖/阿麗奇 譯/黃筱茵

每種場合都有不同規矩,禮貌不是只有說說「請、謝謝、對不起」而已,大人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閱讀近30種孩子最常見的情境,一起討論不同場合該如何表現正確的言行舉止。(上誼)


繼續閱讀│自控力,要從小打底(上)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