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孩子想到天堂看外婆,怎麼安撫?
我兒子剛滿6歲,個性本來就感性些。從小他是由外婆帶大的,和外婆的感情也特別好,前一個月,外婆因病過世,他非常的傷心。這幾天,我發現他常常一個人在房間掉眼淚,並告訴我,他非常想到天堂去看看外婆,要求我能夠帶他去。我究竟該怎麼回答呢?他的悲傷情緒要怎樣才能平撫呢?
哲學家孚勒曾說:「死是誕生的前奏」,所以在哲學家的眼中,死亡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但是,由於我們對死亡的不瞭解,常常會產生許多迷惑與恐懼,而年幼的孩子,更會因為對死亡的概念不成熟,而對死亡、死後的世界有著許多的想像與懷疑。
孩子對死的看法隨著年齡的成長而有不同的認知。一般來說,三歲以內的孩子尚不具有死亡的概念,三~五歲時,已逐漸瞭解死亡是種離別,但又認為死了還可以回來,他能夠了解人老了會死去,但並不相信自己也會死掉,到了六~九歲時,慢慢瞭解死亡會降臨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同時也對死亡產生一連串的質疑與恐慌,一直要到十~十二歲時,才具有較成熟的死亡概念。
除了年齡的因素之外,父母或長輩對死亡所採取的做法及看法,也是影響孩子如何看待死亡的關鍵因素。
在傳統的觀念裏,我們總故意避諱讓孩子直接去面對與死亡有關的事情,或是以曖昧的言語來說明死亡,更甚者,是以不在乎的口氣或態度來看待孩子哀傷的反應。但這些做法反而讓孩子內心產生澎湃的情緒,或是以外顯行為來表現他的擔心與害怕。
您的孩子因外婆的死,情緒之所以久久不能平撫下來,固然是與他感性的個性,以及與外婆之間的深厚感情所致,此外,他也誤解了人死後的場所——「天堂」,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方,單純的認為只要到達那兒,就可以解除想念外婆之苦。所以面對他這種想法及情緒,請您試著去做:
首先,要坦誠而簡潔的告訴他,外婆已經死了,我們都再也看不到她了。並且明白的讓他知道:天堂是人死後可能去的地方,沒有人知道天堂確切的地點,因此無法帶他同去。
其次,可以教導孩子一些解除思念的辦法,例如:讓他看看外婆的照片,或是想念外婆時可以馬上告訴父母,向父母訴說自己的思念,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允許及鼓勵孩子將思念與害怕的情緒渲洩出來,多用一些時間傾聽孩子心裏的話,不必害怕孩子的哭泣,更不要壓抑他的感受,您也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對外婆的思念感受,讓他不覺得自己是孤單的。
此外,在這段時間裏,請多留意他的情緒反應,避免常讓他一個人獨處,鼓勵及安排他與小朋友及家人的接觸,透過與小朋友的交往,以及和其他人慢慢建立起的信賴關係,可以逐漸減輕他的思念之情。
我們不必急著讓孩子快快恢復成昔日快樂的模樣,而應以更體諒、寬容、耐心的態度,陪伴孩子度過這段感傷的日子。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
孩子對死的看法隨著年齡的成長而有不同的認知。一般來說,三歲以內的孩子尚不具有死亡的概念,三~五歲時,已逐漸瞭解死亡是種離別,但又認為死了還可以回來,他能夠了解人老了會死去,但並不相信自己也會死掉,到了六~九歲時,慢慢瞭解死亡會降臨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同時也對死亡產生一連串的質疑與恐慌,一直要到十~十二歲時,才具有較成熟的死亡概念。
除了年齡的因素之外,父母或長輩對死亡所採取的做法及看法,也是影響孩子如何看待死亡的關鍵因素。
在傳統的觀念裏,我們總故意避諱讓孩子直接去面對與死亡有關的事情,或是以曖昧的言語來說明死亡,更甚者,是以不在乎的口氣或態度來看待孩子哀傷的反應。但這些做法反而讓孩子內心產生澎湃的情緒,或是以外顯行為來表現他的擔心與害怕。
您的孩子因外婆的死,情緒之所以久久不能平撫下來,固然是與他感性的個性,以及與外婆之間的深厚感情所致,此外,他也誤解了人死後的場所——「天堂」,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方,單純的認為只要到達那兒,就可以解除想念外婆之苦。所以面對他這種想法及情緒,請您試著去做:
首先,要坦誠而簡潔的告訴他,外婆已經死了,我們都再也看不到她了。並且明白的讓他知道:天堂是人死後可能去的地方,沒有人知道天堂確切的地點,因此無法帶他同去。
其次,可以教導孩子一些解除思念的辦法,例如:讓他看看外婆的照片,或是想念外婆時可以馬上告訴父母,向父母訴說自己的思念,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允許及鼓勵孩子將思念與害怕的情緒渲洩出來,多用一些時間傾聽孩子心裏的話,不必害怕孩子的哭泣,更不要壓抑他的感受,您也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對外婆的思念感受,讓他不覺得自己是孤單的。
此外,在這段時間裏,請多留意他的情緒反應,避免常讓他一個人獨處,鼓勵及安排他與小朋友及家人的接觸,透過與小朋友的交往,以及和其他人慢慢建立起的信賴關係,可以逐漸減輕他的思念之情。
我們不必急著讓孩子快快恢復成昔日快樂的模樣,而應以更體諒、寬容、耐心的態度,陪伴孩子度過這段感傷的日子。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