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點彈性,保住孩子的創意
提供孩子有彈性的成長環境,讓他勇於表達不一樣的想法,而不必擔心是否被欣賞或被排斥,才是我們保住兒童創意的關鍵。
文/柯華葳(1952-2020)曾擔任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及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
母親節,學校有許多活動,姊妹倆在學校畫了「媽媽」,回家馬上拿出畫像,很高興地說:「媽媽,你看,我畫你。」爸爸看了後,不好「批評」,只說:「我怎麼會娶長這樣的女人?」姊姊聽懂父親的弦外之音,生氣了。媽媽倒是很高興姊妹倆都把媽媽的特點畫出來:一個畫媽媽在廚房工作,一個畫媽媽托腮想事情的樣子。
少了自己的特色,就失去創意
我曾擔任一個母親節畫媽媽的比賽評審。我不認得孩子們的母親,因此不是以誰畫得最像作判斷;我沒學過畫畫,看不出繪畫技巧。作為外行人,我先找看的「順眼」且「不同」的。一路看下來,發現還真容易找出不同的,因為大部分孩子畫的媽媽都是臉尖尖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小小的,身材瘦瘦長長的,衣服華麗、可愛可愛的樣子。
當天,我跟其他委員有一番辯論。他們看筆觸、構圖、色彩等是否成熟,我卻說,再成熟但沒有「自己母親的特色」怎麼可以?天下的母親怎麼可能都長成一個樣子?有人認為是受了日本漫畫的影響,有人說是才藝班教出來的。經過這件事以後,我有機會到學校,都會留心看一下小朋友的畫。看來看去,到目前為止我的想法是,不論什麼主題,教室裡掛出來的作品都很相近,沒有特色,或者該說是沒有創意。
幼兒的創意是怎麼一回事?
說幼兒「有創意」,究竟適不適當?從定義看,創意是指出乎意料,別出心裁想出產品的能力;但是產品要有「適應性」,能滿足所在情境各式各樣不同條件的限制。也就是說,不合社會要求的創意,價值不高。
幼兒的表現常「出乎意料」,但主因是出於「不足、有需求」,如:詞彙不足,所以要轉借使用(像是稱「瞳孔」為「鼻孔」);又如:筆不夠或是操作不順,就用手指替代筆來進行創作。但幼兒這些「不一樣」的產品,可否稱有創意?他是不是要像成人那樣多費些精神才能「別出心裁」?
幼兒的想法似乎很立即,經常馬上回應他所面臨的問題,這反應出他用「已知」來學習「新知」,並顯示學習的主動性,這在成長過程中很珍貴,也需要被鼓勵。但是為了有系統化的知識與能力,小孩開始到學校或才藝班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標準化的要求,讓大家漸趨一致,創意衰退。
真的是因學習正式的知識和技能才逼走創意嗎?看看中外藝術家的創作歷程,似乎不必然。梵谷每一幅畫都經過十幾次以不同的工具, 一而再、再而三地練習(或許不叫練習,因多數重覆的畫作都是完整的),每完成一幅,他會寫信跟他的弟弟或友人說明他對這幅畫的滿意程度。畢卡索也在美術學校學到基本功,他的創意表達在他嘗試使用不同的材料,突破自己先前的創作。幾米自稱雖然對圖象特別敏銳,有特別好的記憶,但是創作過程中仍需要看許多的畫作,讀許多的文章和詩詞。因此,基本功是學習和練習所必需的。只是該如何避開「趨一」問題?
家庭環境有彈性,孩子越有創意
研究發現,有嚴格規定和沒有規定的家庭環境所造就的兒童,都不如有彈性環境出來的兒童有創意(有彈性的家規,如:九點上床睡覺,但是假日前一晚可以晚點睡)。嚴格的要求會讓孩子以為到處都是一樣沒有變化的,而沒有規定與要求的家庭,讓孩子學不到必要的約束與挫折(沒錯!守規矩是很挫折的,因為與己意違背)。有彈性的家庭能接受不一樣的想法,而不一樣的想法很可能就是創意。
研究也指出,有創意的人比一般人有較強的自發性和個人主義。簡單的說,創意出於自主,沒有自主就沒了創意。2歲左右的幼兒開始顯現自主,「我自己做(來)」是他們常說的。有一個2歲幼兒站在餐廳自動門前,兩手分開合起口中唸著「開」、「關」,門果真如他所願,雙手一揮,「開」,就開了,他喜悅的不得了,回頭希望所有人看他的「控制」神力。另一個孩子自己想穿某一件衣服,但媽媽斥責他:「你這樣醜死了,我不跟你照相了。」結果讓孩子很挫折。
兩個例子對照,明白看出:尊重幼兒的主張,有彈性地滿足他對環境的操控,當有不一樣的想法,他會有信心表達,不擔心是否被欣賞或被排斥。如何尊重幼兒的主導權,是我們保住兒童創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