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慧老師談幼兒情緒管理

爸媽該如何冷靜面對心情忽晴忽雨的孩子,讓他走過情緒的風暴期?林欣慧老師從自身的教養及豐富的教學經驗裡,提醒爸媽要教養一致、建立規矩及提供身教;傾聽並同理孩子的心情,提供正面、適齡的紓解方法。相信透過一次次的親子練習,孩子定能學會和情緒和平相處。

林欣慧老師談幼兒情緒管理

爸媽該如何冷靜面對心情忽晴忽雨的孩子,讓他走過情緒的風暴期?林欣慧老師從自身的教養及豐富的教學經驗裡,提醒爸媽要教養一致、建立規矩及提供身教;傾聽並同理孩子的心情,提供正面、適齡的紓解方法。相信透過一次次的親子練習,孩子定能學會和情緒和平相處。

1落實真正「愛的教育」養出高EQ孩子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孩子鬧脾氣,爸媽怕孩子哭鬧,又哄又安撫;為了讓孩子在愛的教育下長大,不罰不罵,這樣順著孩子情緒勒索,爸媽做對了嗎?

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副教授

從信誼基金會的專家駐站活動中,從大家的問題中,我觀察到許多爸媽的不安與焦慮。深怕沒有把孩子教對,會造成遺憾。首先我想建議爸媽凡事盡力而為就好,不要太過焦慮。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要相信自己也會不斷的成長且修正對孩子的管教方法。

在我們的文化裡,為了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不順心的事,我們會隱忍不解決。現今很多的研究發現,長年隱忍自己的負面情緒,對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也容易成為罹癌高風險群。很多人沒有學會如何有效的面對負面情緒,並會習慣性的以忽略的方式裝做沒看到,否定它的存在。

擁抱愛的教育,更要有規範準則
台灣在最近30年有很大的變化,對於教導兒童的主張也轉變成愛的教育。可是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在愛的教下長大孩子的表現,覺得他們的表現,不如預期中的優秀,開始質疑愛的教育。我認為愛的教育是個好方法,但是許多人並沒有落實正確的做法。有人誤解愛的教育的內涵,認為只是讓孩子做他愛做的事,不管對或錯,都要多包容,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會懂事。這樣的做法是只做了半套愛的教育,變成溺愛,結果比斯巴達式的教育更糟糕。

沒有爸媽要故意教壞自己的孩子。當許多爸媽全然拋棄斯巴達式的教育,擁抱愛的教育時,他們並沒有深刻的了解愛的教育的精髓,只是讓孩子做他自己。從一些兒童發展的研究發現,當兒童早年缺乏爸媽的教導與約束,經常為所欲為,大多數的孩子變成了家中的小霸王。這樣的孩子一旦進入學校讀書後,往往成為班級中的頭痛人物,老師無法約束他的行為,同學們大多與他保持距離。長久這樣子的互動模式,這種孩子成了高危險群,以後加入幫派的機會增加許多,一路邁向不歸路。

什麼是全套的愛的教育呢?簡單的說是以明辨是非為核心價值,賞罰分明為手段,同理包容的態度,耐心教導孩子。孩子需要的是爸媽的愛、陪伴,還有良好的教導。孩子在早年的生活中,爸媽要花心思教導他們明辨是非,遵循規定,這也是培養良好國民的開始。

不怕孩子哭,讓孩子學會處理負面情緒
在面對孩子的問題之時,爸媽要學會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在孩子犯錯或哭鬧時,爸媽難免覺得失望、傷心或生氣。當爸媽的心裡充滿著負面情緒時,就無法妥善的引導孩子,往對的方向邁進。所以爸媽們要有能力能先穩住自己,不要因為孩子犯錯或哭鬧而抓狂

不管孩子遇到什麼樣的狀況而鬧脾氣,爸媽要先判斷事情的對錯在哪裡,再依據孩子的發展與成熟度,給予適當的回應和管教。孩子需要清楚明白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與孩子溝通,討論解決的方法。大目標是讓孩子從每次的犯錯中,學到如何用良好的方式去解決。犯了錯的孩子,通常會有幾個反應,在他的心裡也許會懊悔難過,也許會害怕被處罰,他的外在反應是大哭。爸媽不要在這個時候跟他講理。只要告訴他:「你可以哭,等你哭完心情和緩後,再跟你說話。」倔強和壞脾氣的孩子,可能要多哭些時候才會停止

不要怕孩子哭,哭是很好的情緒宣洩方式且有益健康。孩子哭累了,晚上早點睡,媽媽可以「放假」,少一晚跟孩子奮戰的上床大戲。當孩子發現無法用哭來操弄爸媽時,他很快就學會不要這麼浪費力氣。請讓孩子有個心靈空間,去處理負面的情緒。這是幫助他發展高情緒智商的開始,千萬不要擔心他會因此變成愛哭鬼或小霸王。

稱讚好行為,少用物質獎懲
至於賞罰分明的做法,不要建立在物質之上,多用心去觀察孩子,給予他肯定與引導。當孩子把事情做對、做好時,告訴他哪裡做得好,用溫暖的言語給他肯定。例如:哥哥幫弟弟綁鞋帶,你可以告訴哥哥那是愛護弟弟的好表現,稱讚他真是個好哥哥。孩子會從你的教導裡學到如何照顧別人。又例如:搶玩具而動手打人時,他做錯事必須自己承擔後果,要跟對方道歉並失去玩玩具的機會;同時爸媽可以讓他自己想辦法如何讓自己和別人都有機會玩玩具。當孩子能想出解決的方法,那麼下次再遇到相類似的問題,他便會知道怎麼做比較好。

真正「愛的教育」,需要爸媽展現適度的管教,才能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擁有高情緒智商,並且是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

2幫助孩子減少情緒失控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學齡前的孩子大發脾氣雖然是很常見的,但是爸媽可以運用一些方法有效地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並且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文/林欣慧 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副教授

許多爸媽對孩子的壞脾氣感到困擾,常說孩子的脾氣很大,如果不如他的心意,孩子必定會抓狂,不但大哭大叫、亂扔東西、拳打腳踢,還會躺在地上打滾。爸媽多半也曾試著跟孩子溝通,有些會受不了而處罰孩子,但一點效用都沒有。

情緒的控管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單是孩子很難做到,就連許多大人也做不好。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若常被大人斥責、忽略,從小沒有學到如何去面對,在長大成人之後,有的人還是會以很糟糕的方式來處理情緒。

孩子發脾氣的過程有脈絡可循
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波特格教授帶領一個團隊研究兒童「大發脾氣」的現象。他們把一些錄音及錄影的工具,別在連身褲上,再讓孩子穿上這樣的服裝進行觀察、記錄。
各年齡孩子大發脾氣比例
年齡   比例
2∼2.5歲 87%
2.5∼3歲 91%
3.5∼4歲 59%


研究期間,他們收錄了一百多筆個案資料。從分析的結果發現,孩子在每次大發脾氣的過程,對於情緒的轉化及相關的行為舉動是有脈絡可循的。根據他們的歸納發現,孩子在抓狂的過程,剛開始是因為「生氣」,當這個強大的負面情緒產生時,孩子會大叫或尖叫,然後大哭、亂踢、扔東西、扯東西,甚至倒在地上打滾。等到他發洩完了,「難過、傷心」的情緒便會浮現出來。


2歲之後,大發脾氣情況會遞減
孩子每星期大發脾氣次數和時間
年齡 次數 平均時間
1 歲 8 2 分鐘
2 歲 9 4分鐘
3 歲 6 4 分鐘
4 歲 5 5分鐘
 
另外,波特格教授還針對120位爸媽做了一個有關孩子發脾氣的調查。他發現有87%2歲~2歲半、91%2歲半~3歲和59%3歲半~4歲的孩子,都曾大抓狂過。孩子每星期大發脾氣的次數是1歲組有8次、2歲組有9次、3歲組有6次、4歲組有5次。至於每次發脾氣的平均時間長度,1歲組是2分鐘、2~3歲組4分鐘、4歲組5分鐘。從這些分析,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孩子一旦過了2歲的「麻煩期」,多數的孩子的確能慢慢地減少大發脾氣的情況


爸媽有效處理孩子情緒的6原則
從上面的研究可知,學齡前的孩子大發脾氣並非特例,但是爸媽該如何有效地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幫助他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則需要方法。建議爸媽採取以下原則引導孩子:

1. 避免製造引發孩子情緒失控的事件
如果知道某些特定的事情會引發孩子情緒失控,爸媽應盡量避免。例如:整天外出可能會耗盡孩子的體力,導致失控,所以最好要縮短外出的時間。

2. 減少壓力和刺激
當孩子太過疲倦、饑餓,或者外界環境有太多刺激時(如:噪音),孩子就容易失控。降低外界過多的干擾,孩子就比較不會抓狂。

3. 留意臨界點並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
當爸媽發現孩子已經快到失控的臨界點時,就應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如:拿他喜歡的東西吸引他),或引導他降低這樣的負面情緒。

4. 孩子失控時,爸媽要保持冷靜
如果爸媽也跟著生氣,只會火上加油,讓情況更糟。很多爸媽對於正在抓狂的孩子,因為沒有辦法有效地處理,而心生無力感。其實,爸媽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冷靜,不予理會,靜靜的讓孩子度過這段失控期,不要對正在抓狂的孩子責罵、處罰或恐嚇。

孩子情緒失控時是不可理喻的,爸媽只要需做到不予回應即可。只要爸媽瞭解這是孩子學習自我控制的一個必經過程,爸媽「不作為」正是最好的引導,那麼就不會心急地要求孩子停止胡鬧了。

5. 爸媽要掌握安撫時機
孩子的抓狂期在一段時間後就會結束,然後他會剩下難過和傷心的情緒。傷心的孩子通常只想尋求慰藉,這才是爸媽出手的最好時機。這時,爸媽可以給他幾個合理的選擇(例如:先洗洗臉、吃點東西、先回家、想繼續玩⋯⋯),讓孩子自己決定要如何解決。

6. 爸媽一定要遵守不妥協的原則
有的孩子知道大人不能忍受他在公眾場合中抓狂,於是會用給大人難堪的籌碼來操控爸媽,以達到他的目的。建議爸媽一定要守住這道最後的防線。例如:很多爸媽都怕自己的孩子因為不准買玩具而在超市地上打滾、嚎哭。如果你怕丟臉而放棄原有的堅持,買了孩子吵著要的那個玩具,這個「成功的」經驗就會教他下次再以「抓狂」對爸媽予取予求。

學齡前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還在發展中,需要爸媽多接納他的情緒變化,慢慢引導;當孩子有進步時,請多給予鼓勵,因為爸媽的溫暖回應正是給孩子最好的教導。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3學會面對心中的噴火龍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情緒的處理與表達是需要學習的。孩子要怎麼學會面對「生氣」,說出自己的感受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爸媽從小能夠接納孩子、提供引導和示範。



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副教授

我們傳統的文化太強調喜怒哀樂不形於色,但真正做得到的人,寥寥無幾;反倒是很多人從小沒有機會學習如何有效的處理情緒,尤其是負面的情緒——生氣。

其實, 生氣是一種常見的情緒,也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驗。表達生氣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有的人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變成歇斯底里,很難與別人相處;有的人老愛生悶氣,弄得周遭的人一頭霧水;有的人生起氣來,便暴跳如雷;有的人在盛怒之下,必然砸盤子,丟杯子,弄得滿地狼藉;有的人乾脆否認自己的負面情緒,拼命壓抑,變得很不快樂。

對於生氣的處理方式,過猶不及都不好。你的孩子生氣時,是什麼模樣?你是否在他身上看到了誰的影子?爸爸媽媽要如何教導孩子有效的處理生氣的情緒呢?

先引導孩子察覺身體和情緒的變化
通常當一個人的權益受到侵犯,或不被能滿足時,就可能會生氣。學習如何控制調節自己的情緒,直接面對負面的感覺,如:生氣、失望、緊張等,是對個人能力的一種挑戰。

生氣常見的反應,可從一些明顯的生理變化中觀察得到。例如:心跳加速、呼吸的次數開始增多、肌肉緊繃;有的人甚至有明顯的敵意,不願講理。孩子如果能察覺自己情緒的變化,並能了解自己對生氣的反應時,會比較能調節自己的情緒,也比較容易同理並接納別人的感受。爸媽可以透過一件讓孩子生氣的事和他討論,例如:書被撕破了,所以很生氣。生氣時的感覺是身體緊緊的、用力瞪那個人、想罵人、握緊拳頭……。先引導他覺察,然後再討論紓解的方法。

示範+討論,把「生氣」說出來
爸媽是孩子學習處理情緒最好的榜樣。當爸媽感到生氣時,如果能及時察覺,不妨與孩子分享你的感受。例如:假日返鄉,你帶著孩子等車,隊伍排得很長,突然有人不守秩序,硬是在入口處強行插隊。這時,你可以試著跟孩子討論。

爸媽說:「你看那個人插隊,我看了好生氣。」
孩子說:「為什麼?」
爸媽說:「大家都遵守秩序,在排隊。插隊的人破壞秩序,是很不講理的行為,也惹人厭。如果大家都不願排隊,你想,結果會怎麼樣呢?」
孩子說:「大家都亂擠成一團。」
爸媽說:「所以我們都應該要排隊,不可插隊。如果別人插隊,我們可以請他照順序排,或是請管理員幫忙維持秩序。」

在生活裡,也可能遇到孩子之間起爭執而生氣的場面,這時候更是藉由討論,釐清孩子負面情緒產生原因、以及如何表達與處理負面情緒的好機會,例如:兩兄妹為了一套直排輪的護具,鬧得不開心,兩人互相動手動腳、彼此拉扯。這時,媽媽可以引導孩子把令他生氣的地方說出來。

媽媽說:「你們在吵什麼?玩得好好的,為什麼生氣了?」
兄妹倆爭相搶著說:「這護膝是我的。」、「哥哥是小氣鬼。」
媽媽說:「來!一個個說。誰先說說看是怎麼回事?」
妹妹說:「我想看一下護膝,哥哥不給我。」
哥哥說:「這是我的,我不喜歡讓妹妹摸,她會亂弄。」
媽媽說:「妹妹很想看你的護膝,哥哥卻怕妹妹弄壞。哥哥可不可以教妹妹怎麼樣小心使用,才不會弄壞?」

有時爸媽實在氣到不行,或是孩子在氣頭上,根本不講理,這時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引起爭吵的東西拿走,隔離每一個當事人,一個人坐一個角落,暫停說話3分鐘,等大家情緒緩和下來後,再做處理

特別重要的是,在調停孩子的爭吵前,爸媽要先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再處理孩子的爭吵。必要時,先將自己從混亂的場面抽離,深深吸幾口氣,穩住情緒。如果爸媽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氣,就無法冷靜且有效的處理孩子的爭吵。

爸媽要傾聽並同理孩子的情緒
情緒是主觀的感受,本身並沒有對或錯。如果你的孩子已上了大班,並有較好的語言能力,當他說出他生氣的原因和感受時,縱然他的理由再無理,那都是他個人的立場與感受。你不一定要同意他的看法,但要接納他的感受。所以爸媽應先傾聽孩子的理由、接納他的感受,讓孩子把話說完,而不去批評他。

把生氣的情緒說出來,會有助他平息怒氣,且增進與別人溝通的能力。所以當孩子在訴說他生氣的原因時,爸媽可以這樣回應孩子:

「我知道你真的很生氣。」
「我知道你覺得很受傷。」
「我知道你覺得很挫折。」

上面舉例的回應方式,所使用的都純粹是描述的字眼,不帶有批評的意味,但可幫助孩子感受到別人的理解與支持。

幫助孩子找出適合的方式紓解怒氣
生氣時,否認或強行壓抑心中這股怒氣,長久下來會有損身體健康。引導孩子用不具破壞性的方式紓解怒氣是很重要的,爸媽應讓孩子了解發洩行為的標準和界限,例如:可以用拳頭搥打枕頭、沙包,但是不可以打人。

每個孩子的個性和年齡都不同,所以選擇化解怒氣的方式,也會不相同。只要是不妨害別人的方式,都是好方法,例如:有的人選擇打球、跑步、散步,利用運動把怒氣釋放出來;有的人畫畫、做美勞,讓自己平靜下來;有的人喜歡唱歌或彈琴;善用幽默也可以有效的化解怒氣。有時在孩子生氣時,抱抱他、輕撫他的背,透過溫柔又親密的肢體接觸,也可以安撫孩子激烈的情緒,幫助他把情緒緩和下來。

當孩子能以言語說出生氣的感受,或以正面的方式宣洩出他心中的怒氣時,不要忘了給孩子一些鼓勵,讓孩子了解:他可以表達強烈的情緒,即使是負面的情緒也沒有關係;就算是爸媽,也難免有生氣的時候。生氣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面對「生氣」,學習有效的控制怒氣。
 

4孩子沉迷「螢幕時間」,容易暴怒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人們使用3C的時間不斷增加,開始接觸的年齡也年輕化。有些爸媽覺得針對兒童學習設計的程式會有助智育發展,讓孩子更聰明;爸媽擔心的只是玩太久會傷害視力。但新近研究發現,過度使用3C產品,不但重挫孩子的健康和智力,更影響情緒。

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副教授

愈來愈多的兒童與青少年有憂鬱或容易抓狂的現象。長期易怒的孩子,因為易受外界的干擾,身心常處在一種高度亢奮的狀態,舉止怪異,倍感疲累。當這種狀態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便會傷害他們的記憶力,不僅導致課業落後,也會有社會性發展延滯的困擾。一旦事態日益嚴重時,有的孩子經過精神科醫師的診斷,可能被界定為過動症、嚴重憂鬱或人格分裂,而需要接受藥物或諮商治療。可怕的是有些治療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反而讓病況更加惡化。

使用3C過度,情緒暴怒疾病增加
其實問題的癥結在於平日過度使用3C產品。最近很多病例發現,如果能限制3C產品使用的次數與時間,病人的病況便會開始獲得良好的改善。只要限制3C產品使用的時間,病人會擁有較多的深度睡眠,情緒會轉為平和穩定,在做事時比較能專注、有條理,而身體活動也相對增加。

身心上所獲得的改善,讓病人對挫折或壓力的容忍度都增強了,抓狂的次數和時間都也逐漸減少。由不同年齡層的病患身上看見了以下的改變:兒童開始會喜歡傳統的遊戲(如:玩積木);青少年及青年患者則變得不再冷漠或感到無助,並且能自動自發做事情。

限制螢幕時間以免影響腦部發展
所以限制3C產品的使用時間是一件好事,患者可以減少用藥的劑量,睡眠情況會明顯改善,能做更多的運動,也與他人能有更多面對面的互動。這些正面的改善會相輔相成,使得病人加速康復。

由於3C產品種類甚多,許多研究把這些使用時間通稱為「螢幕時間」。透過腦部研究發現,兒童接受螢幕的刺激比一般人瞭解的程度要更加敏感,只要少量的刺激就會影響他的發展。先前有的爸媽覺得孩子在螢幕上可以跟軟體互動玩遊戲,比看電視要好,但是已有研究指出,過長的螢幕時間會帶來睡眠問題,造成情緒及智能發展不良

小心螢幕時間帶來的6大負面影響
1. 剝奪睡眠的時間,妨害生理時鐘正常的運作。螢幕亮光延長了室內明亮的時間,干擾身體對黑暗時間的需求,造成生理時鐘無法正確及正常地運作,使得褪黑激素分泌失調。

2. 黑夜不當的亮光來源,易引發憂鬱。在許多自殺或憂鬱症病例中,發現與螢幕在黑夜中製造光亮的時間有關。研究發現,如果睡眠期間保持螢幕的亮光,即使不是正對著螢幕,也會造成憂鬱症。

3. 腦內司掌獎賞的系統變得不敏銳。兒童沉迷於螢幕,導致腦部多巴胺不正常的分泌。多巴胺是一種會令人覺得舒服快樂的化學物質,吸菸和吸毒也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癮者感到開心及興奮;可是當這個過程被一再刺激時,身體的反應會變得不敏銳,於是外在的刺激強度勢必再增強,這就會造成網路或電玩上癮症。

4. 螢幕時間帶來壓力反應。面對壓力時,兒童當下的反應及長期受壓的情況,都會造成腦部化學物質及荷爾蒙產生不規律的反應;可體松不僅專掌調控長期壓力的功能,同時也與憂鬱感互為因果關係,長期的過度反應和上癮,除了造成惡性循環,也會壓抑大腦前額葉的分泌,使人無法正常調節情緒。

5. 螢幕時間造成感官系統超載,注意力無法集中。當一個人無法專注時,處理內心思考或外界環境改變的能力也會變得薄弱,而心智能量變弱時,持續面對螢幕高視覺、高認知的刺激,更易產生暴怒、抓狂或攻擊性行為。

6. 螢幕時間阻擾了身體活動的活躍度,也減少與大自然接觸的時間。研究發現,戶外時間(特別是與大自然接觸)有助於專注力的改善、降低壓力、減少攻擊行為。如果把時間用在螢幕上,就會減少孩子與大自然接觸的時間,剝奪他調節情緒的機會。

在充滿3C的世界,強調節制螢幕的使用時間,聽起來有些困難。但是如果爸媽不積極教導孩子正確的使用時間,只是消極地盼望孩子會主動節制自己的行為,無異是不教之戰、緣木求魚。爸媽需要與孩子一起努力,減少螢幕時間,讓精神系統能逐漸恢復到自然平穩的狀態,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情緒平穩、體魄強壯、心靈快樂的人。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