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家事力,從收拾玩具開始

談到孩子自理能力的養成,爸媽往往忽略了「做家事」,也因此很多孩子吃完東西亂丟、玩具玩完不收,總要爸媽處理善後。建議爸媽,應從收拾玩具開始,逐步培養孩子做家事的習慣與能力,如此孩子會對家產生歸屬感、更懂得體貼他人,並能從小養成自我管理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訓練家事力,從收拾玩具開始

談到孩子自理能力的養成,爸媽往往忽略了「做家事」,也因此很多孩子吃完東西亂丟、玩具玩完不收,總要爸媽處理善後。建議爸媽,應從收拾玩具開始,逐步培養孩子做家事的習慣與能力,如此孩子會對家產生歸屬感、更懂得體貼他人,並能從小養成自我管理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1養成孩子收拾好習慣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收拾」是孩子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之一,學習打點自己身邊的東西、學習物歸原處,其實也蘊含了許多生活處事的概念或態度。爸媽要怎樣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基本的責任感、學習到有效率整理的好方法呢?

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掌握「及早培養」的原則。很多爸媽都是在孩子長大後,才覺察到生活能力的重要,其實,生活習性的養成也有所謂的「關鍵期」,若是從小過於寵愛、疏於教導而延誤學習,不僅生活能力不足,也連帶影響到待人處事。

養成收拾習慣的基本原則
一般說來,1~3歲是養成生活能力的黃金年齡,生活中的任何經驗都可以成為學習素材,建議爸媽先把握以下原則:

針對歸屬感,掌握教導時機
孩子從2歲左右開始,有一段時期對東西的「歸屬」會相當堅持,他會很清楚哪件衣服是誰的,哪樣東西該放在哪裡,這個時候可鼓勵孩子用完東西後自己歸位。

讓孩子感受成功的收拾經驗
請年幼孩子先嘗試幫你找東西、放東西,一方面讓他熟悉東西的固定位置,一方面在他完成任務後給予鼓勵,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快感,培養自信。

布置適合孩子自己整理的環境
期望孩子整理的項目,應該在他的能力範圍內,例如:收拾用的箱子、抽屜、書架等高度適合他的身高,開啟方式適合他使力,打掃的工具放在他拿得到的地方。

清楚地託付工作,培養責任感
被託付責任的孩子,才懂得責任是什麼。爸媽可視孩子的能力,將家中的整理工作託付一兩件給孩子,例如:擦茶几、把廣告紙放進回收箱等。

接納孩子與你處事方式有差異
不同特質的孩子也會表現出有潔癖或大而化之,如果孩子與爸媽對收拾成果的看法有很大差異,最好先以鼓勵或肯定的態度對待,觀察他是否亂中有序自成道理,或讓他慢慢發現有「收拾」的需求而自動採取對策。

雖然,爸媽自己整理通常比讓孩子學習整理既快又容易,但我們一定要給孩子機會,孩子才能學習、成長。他不僅要學習做事的方法,他也同時在學習面對事情的態度。

好習慣,從收拾玩具入手
「收拾玩具」是爸媽常感困擾的事,卻是很好的學習情境之一。孩子收拾玩具的經驗需要不斷地被教導,才能讓孩子在混亂、多樣化的玩具中找出收拾的頭緒。收拾的時候非常需要發揮「分門別類」的能力,建議爸媽透過以下策略引導孩子:

幫每一類玩具找個適合的家
培養收拾玩具的能力,首先是教孩子將不同類別的玩具放在一起,例如:樂高積木、娃娃家、黏土工具組,這些都是幼兒常有的玩具類型,只要購置幾個易於收納的收拾盒,並在外盒貼上照片即可,整套的樂高、拼圖則可保留原包裝盒置於固定位置。

選購玩具時也學習考慮收納
採買玩具要有計畫性,除了考慮好玩具的條件外,玩具日後的收納問題,在採買時就需要一併考慮。盡量減少購買體積過大、外型不規則的玩具,以免造成收拾困擾;每買一個新玩具時,可和孩子討論:玩具應該住在哪一個「家」,藉此強化孩子的分類與歸類能力,也能引導孩子正確地收拾。

建立玩玩具規則有助自我管理
為了保持孩子對玩具的新鮮感,建議將家中的玩具分組整理,固定時間輪替收藏運用。這樣安排,不僅孩子玩玩具的新鮮感、專注力增加,由於攤放在手邊的玩具量減少了,孩子自行收拾的難度也會降低。

汰舊換新,安排特定大掃除時間
玩具玩好就收雖然很理想,但孩子未必時時刻刻都做得完善,爸媽可以選一個固定時間和孩子一起收拾,一方面讓孩子學習收拾的方法,做必要的清洗整理,另一方面也檢查是否有需要淘汰的,或是參與跳蚤市場活動,為玩具找到新的主人,延續玩具的生命及再利用的價值。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

2做家事,打造孩子的絕對優勢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現在國小以上的課業中,有一項叫做公共服務,孩子必須找到場所完成服務時數。其實,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跟著爸媽做家事,自然會養成服務的精神與做事的能力,不需為了拚成績而做。

會做家事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朗特曾經做過一項追蹤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童年多做家事的孩子和不做家事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則是高4倍。乍看之下,這關係到孩子未來在社會或職場的競爭力,但從根本上來看,關鍵就是「生活能力」。

親子一起做家事,可以有哪些收穫呢?

1. 動手做有助大腦靈活提升應變力
由於「動手做」是0~6歲的孩子最適合的學習方式,孩子跟著大人做家事,不只是用眼睛觀察,在反覆操作的過程中,大小肌肉能力都會受到鍛練,肌肉運動能力也會增強。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洪蘭教授指出:學習,在神經學上的定義是「神經連接的方式與緊密度」,有些技能,例如:騎腳踏車,需要從小學習,因為那種記憶叫「程序記憶」,是肌肉操作的記憶,它屬於「內隱」的記憶,學會之後,就能長長久久。做家事也是如此,因為經驗是促使神經連結最好的方式,做得愈多,神經連接得愈密,做起來就愈輕鬆、表現愈好,如此一來,大腦神經迴路更加活化,孩子也就愈來愈能幹。

做家事也有助於孩子大腦認知能力的發展。很多家事都講求做事的步驟和邏輯,如:摺衣服、烹飪常有特定的程序和方法,要先瞭解分類、歸位原則,或是知道每種工具的正確使用法、認識食材的特性等。在做家事的過程中,孩子一方面跟隨大人,學習做事的步驟,同時也要學習如何隨機應變、怎樣才能做得快又好,這些都有助於增進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代的孩子享受爸媽營造出來的方便環境和生活條件,常缺乏動手做家事的經驗,許多孩子對生活的認識多來自書本上情境的模擬,徒有知識卻缺乏實際能力。孩子若有更多機會跟在大人身旁學習處理生活狀況,例如:打翻水弄濕書本、下雨了還沒收衣服??,孩子將能從生活中學到面對狀況如何沉穩以對。

2. 待人接物自然內化學習更體貼他人
從小參與做家事,能讓孩子學習觀察並關懷周遭的人事物。例如:爸媽招呼客人喝茶,孩子觀察到爸媽待客之道,如果讓孩子也學著幫忙奉茶或拿點心給客人,經驗就更深刻。

家中馬桶、洗手台等公用區域,從小讓孩子學習使用後要為下一個使用的人著想,保持乾淨、衛生紙用完要補充……,即使年紀小的孩子還不會整理,也懂得尋求大人協助。這種體貼別人的習慣和心意內化後,將來進入團體生活,才不會造成他人的困擾。

3. 自我管理,養成獨立性和責任感
參與固定的家事也可讓孩子從服務中學會自我管理、認識自己的價值。洪蘭教授在《從收穫問耕耘,腳踏實地談教育》(天下文化)一書中提到,孩子是家中的一份子,幫忙家務是天經地義的事,她不贊成給孩子酬勞,讓親子成為僱傭關係。

她以自身為例,強調孩子學會做家事才懂得照顧自己,她因為從小煮飯,在外生活時用目測就知道該放多少水,而有些同學沒了量杯就毫無概念,這就是生活能力的差別;生活能力弱,獨立性就差。

家事若有固定的分工,也能讓孩子瞭解有些事情每天都要身體力行,必須做好時間管理和自我約束,如此將能增進孩子的責任感。

4. 增加對家和家人的認同,提升歸屬感
一個人對家的認同感及家族的印象也會透過家事而形成。例如:每個家庭都有習慣的口味或是家常菜,如果爸媽喜歡在家煮飯、做菜及做點心給家人吃,或者經常帶著孩子一起買菜、挑菜、下廚,孩子對這些口味的記憶會跟「家」和「家人」產生深刻的連結,長大離家時,吃到味道相近的菜餚時,也會勾起對家人的愛和記憶。

這些經驗和記憶,不但能支持一個人對原生家庭產生濃厚的歸屬感,讓人懂得珍惜家人也珍惜自己,感到幸福,當孩子長大成人,組織自己的家庭時,更會將它傳承下去。

其他家事也是如此,當孩子跟著爸媽細心地擦拭阿媽珍藏的小櫥櫃、給阿公最喜歡的盆栽澆水、吃飯前幫忙擺放家人固定用的碗筷時,也會對每一個親手照顧過的地方和物品,以及做過的事務產生感情,留下生活的痕跡。

男孩或女孩如果從小便參與簡單的家事,不僅會學到如何去負擔家務,也會影響將來處理家事的態度。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就可以讓他們知道︰是家中的一份子,就必須負擔起家中部分的工作,不分男女,例如:爸爸負責拖地、媽媽洗衣服、哥哥照顧小狗、妹妹會把茶几擦乾淨,家中每個成員各自發揮專長為家人貢獻。唯有透過付出,孩子才會對家產生歸屬感。做家事的孩子會覺得這個家是他的,對自己的家有很深刻的感情。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3小小年紀也會做家事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小珊從1歲9個月大開始,總喜歡在媽媽做家事時跟前跟後,媽媽只好分他小抹布或小掃把。如今看到2歲半的小珊已經很會幫忙,媽媽心想:還好當時沒打斷他的興致。

當小幫手,建立技巧和自信
寶寶從小就會透過敏銳的觀察和模仿來學習別人的行為舉止,到了1歲3個月之後,當走路的步伐更穩定,喜歡當「小幫手」的特性也就更加明顯。

一開始,大人多半會發出指令請寶寶幫忙拿東西,然後給予誇讚,例如:「請把帽子拿給阿公,阿公要去上班了。」當寶寶拿對東西給大人,並獲得肯定時,寶寶會很有興趣地持續及主動地反覆做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他不但學習到動作能力、語言的理解和溝通,也獲得情感上的滿足。

這個年紀的孩子特別喜歡大人叫他做一些沒做過的事,例如:幫媽媽搥搥背、拿拖鞋給爸爸或幫忙丟紙屑等等,新的經驗不但能讓孩子練習動作技能,爸媽也能從中看出他對指令的理解是否正確。

留意做事步驟,等待孩子熟練
2歲多的階段就不一樣了,雖然他還是喜歡在大人身邊跟著做事,但是自我中心很強,比較固執,想要做的事就堅持要做,別人做了他還可能不高興,例如:原本由他負責幫爸爸拿拖鞋,如果別人先拿了,他會生氣,還要求重來,甚至連做事的步驟也很在意。這是因為孩子正處於很在乎「秩序性」的階段,固定且熟悉的步驟讓他有安全感,依照特定方式做事情則會讓他變得更熟練。

所以,即使爸媽覺得1~2歲的孩子可能會愈幫愈忙,但還是不要錯過這段培養他成為家事好幫手的機會,同時也要有耐心地等候他一再嘗試、重覆練習喔!

1~2歲孩子可以做的家事
以下這些事情是這個年紀有能力做到的家事,不但足以讓他鍛鍊出新的技巧、發展出新能力,而且也會讓他覺得自己很棒。請找機會讓孩子發揮一下吧!

拿信、拿報紙
拿拖鞋
丟紙屑
排碗筷
澆花、灑水
剝豆子、洗水果
擦桌子
洗手帕
摺手帕、將襪子配對

還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你可以再想想,讓孩子多試試。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4養成家事小幫手!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面對似乎總是不懂得大人辛勞的孩子,你都怎麼做呢?只能任勞任怨收拾孩子留下的殘局嗎?其實,別以為年紀小小的孩子什麼都做不好,孩子不一定永遠是個麻煩製造者,只要你善加安排,他還可能變成你的家事小幫手呢!

您曾因為孩子把家裡弄得一團亂而發脾氣嗎?常常孩子在一旁鬧哄哄的追打,爸媽在聲嘶力竭地阻止吵鬧外,手邊還要不斷跟著收拾從孩子手中、口中掉下來的玩具、零食,簡直是一場極其混亂的戰爭場面……

別小看孩子的能力!
面對似乎總是不懂得大人辛勞的孩子,你都怎麼做呢?只能任勞任怨收拾孩子留下的殘局嗎?其實,別以為年紀小小的孩子什麼都做不好,孩子不一定永遠是個麻煩製造者,只要你善加安排,他還可能變成你的家事小幫手呢!

從三、四歲開始,孩子的肌肉發展逐漸健全,雙手可以做更精細的動作,手眼協調的程度更好;而且,對周圍的事物表現得非常好奇,又樂於經驗。因此,不妨就從這個階段帶著孩子參與一些擦擦抹抹、摺摺疊疊、排列組合的簡單家事,讓孩子在愉快的工作情緒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孩子也會體認到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而有更多的安全感。

家事小幫手能做些什麼
1. 在臥室
在家中所有的空間中,房間才是完全屬於孩子自己的私密空間;即使有兄弟姊妹共用,但還是會有屬於自己專有的角落或收納櫃,而家長也必須為孩子準備這樣的空間。因此,利用對「自己」房間的歸屬感,讓孩子的工作習慣從這裡開始,將會有更多的樂趣與責任感。

◎玩遊戲.收房間
我們可以帶著孩子用遊戲的方式,一起合作收掛自己的衣服、毛巾被,收拾抽屜、玩具和故事書。例如:將衣服、抽屜或櫃子的東西倒出來玩尋寶遊戲,由家長先說要找出的東西,像是:色筆、拼圖、照片、小褲褲、襪子等,其技巧在於可以用顏色、形狀、人物的配對方式進行,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分類能力。在收拾玩具時,什麼樣的玩具要住在什麼樣的箱子裡,哪些要住在櫃子上,如此將事物賦予生命,會增加孩子的新奇感與想像力。

◎小設計.大成就
除了將房間收拾乾淨,還可以跟孩子一同佈置房間唷!例如:與孩子一起挑出最喜歡的幾幅繪畫或勞作作品,然後表框起來,選擇要掛在哪一面牆上、或要擺在哪個櫃子上,這將會帶給孩子非常大的鼓勵與成就感。或是可以買星星形狀的夜光貼紙,貼在牆上或天花板上;貼出北斗七星、貼出大熊星座……夜晚在房間也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會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呀!

如果願意,更可以自己來選擇牆壁的顏色、櫃子的顏色、或窗簾、床單的圖案;放手由孩子來打造屬於自己的王國,對他們來說,會是多麼難得的體驗,相信孩子也會因此更小心地珍惜這片角落,這個他專屬的空間!

2. 在客廳
除了房間,客廳也是孩子主要的活動空間,但客廳通常是爸媽希望整齊舒適的待客空間,面對孩子將玩具戰場移師到此,往往只有搖頭禁止了!建議爸媽,不妨預留一個空間或箱子專門收藏孩子的「寶藏」,並且立下客廳規範與習慣,例如:遊戲結束後要將玩具收到箱子裡,吃東西時不要跑來跑去,如果不慎弄濕、弄髒地板或桌子,就給孩子小掃帚、小畚箕及抹布清理。爸媽要讓孩子清楚知道,一同去維持家裡的公共空間是必要的。

3. 在餐廳與廚房
刀叉、杯子、碗盤眾多,往往是餐廳廚房成為孩子們禁地的原因。孩子常因為好奇,而又不清楚其危險性而造成傷害。但與其盲目的禁止,不如帶著孩子一起了解這些東西的用途、它們可能造成的傷害、又該如何小心使用。並且,可讓孩子開始幫忙做些像排筷子這類簡單又較沒有危險性的工作,或讓孩子幫碗盤洗洗澡、排排站等需要專心細膩的工作。這時,別忘了為孩子捲高袖子,並穿上防水圍裙唷!

安全是第一考量
在客廳、餐廳及廚房,多多少少都會有較具危險性的家具及電器用品,家長必須花更多的心思選擇及做好保護措施。孩子的好奇心是超乎我們想像的,因此我們必須提供孩子一處最安全的環境,讓他們做最安全的探索、最安全的發展。

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應該分擔起家中的工作,但是,家裡的爸媽、學校的老師,常會以做家事或勞動服務作為一種處罰,因此在孩子的想法中,要做家事是因為做錯事、被處罰,並不是自己願意的。在這樣的思考邏輯下,孩子可能下意識地排斥做家事或任何其他被交代的事。所以,爸媽除了要讓孩子知道並習慣分擔家事是一種責任外,也記得要多多鼓勵與稱讚孩子的付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