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肚子痛!我要回家!
我的孩子過完暑假就念大班了,暑假期間,他跟著我出外旅行了幾天,回來以後就不大愛上學;接著又面臨轉學,孩子上課時總是想盡各種理由要回家,有一天,爺爺送他到學校,他直說肚子疼,吵著要回家,爺爺只好帶他回家,一到家卻不疼了。他這樣用盡心機不上學,如果我仍強迫他去,會不會有不良後果呢?
「入學適應」不只出現在新生身上,每逢連續假之後,或是轉學時,許多父母和孩子總是得重新面對。
多數父母在孩子剛上學的階段,會特別注意入學適應的問題,不但事先做準備,同時也很留意孩子每天上學及回家後的反應,和老師保持十分密切的溝通。然而,隨著孩子的日漸適應,父母往往也習以為常了,比較容易忽略孩子再度出現的不適應徵兆。
現代家庭比過去注重休閒生活,帶孩子出門旅行其實是一件好事,而旅行完,孩子變得不想上學,多半有以下因素:
第一,旅行期間,生活作息與平日上學的節奏不同;
第二,連續多日和父母親密相處,經歷共同的生活經驗,會顯得特別戀家;
第三,多日未上學,對學習內容、友伴關係會感到有點陌生,銜接不上。
如果能在安排假期時稍加費心,可使上述後遺症減輕,例如:最後一天的行程不要太累、太晚;和老師、同學約好要分享旅行中的新鮮事。而回復上學後,也應和老師密切連繫,瞭解學校最近的活動概況,讓孩子不會因別人唱的歌和玩的遊戲自己都跟不上而感到挫折;對於孩子戀家的心情,則不妨讓他帶著旅行中的紀念品或照片,和朋友分享,以便紓解孩子想家的心情,甚至轉換成對下一次旅行的期待。
♦小叮嚀
旅行和轉學對孩子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他都必須用很大的力氣去面對,其中可能有興奮,也有擔心。您的孩子旅行之後的心情尚未調適,緊接著又到了一所新學校,難怪孩子在身心方面都表露出「反抗」。此時,最重要的是觀察孩子的困難在何處,並予以幫助,例如:藉由特定的老師讓孩子及早建立信任感;運用友伴關係,讓孩子想去學校和朋友玩。而在確定孩子並無真正病痛時,也應堅持不能隨意請假,並請老師從旁鼓勵,甚至藉由醫生的權威告訴孩子:「已經好了,不生病了。」
教養的拿捏,父母們須從生活中判斷,若是能為孩子考量的因素都已設想過了,就要堅持去做,讓孩子的種種逃避理由不攻自破,陪他把退縮的步伐往前帶動,千萬不要把做父母應有的堅持和「強迫」二字劃上等號,而隨孩子高興不上課便由他去,如此,心理上會比較健康而無壓力。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
多數父母在孩子剛上學的階段,會特別注意入學適應的問題,不但事先做準備,同時也很留意孩子每天上學及回家後的反應,和老師保持十分密切的溝通。然而,隨著孩子的日漸適應,父母往往也習以為常了,比較容易忽略孩子再度出現的不適應徵兆。
現代家庭比過去注重休閒生活,帶孩子出門旅行其實是一件好事,而旅行完,孩子變得不想上學,多半有以下因素:
第一,旅行期間,生活作息與平日上學的節奏不同;
第二,連續多日和父母親密相處,經歷共同的生活經驗,會顯得特別戀家;
第三,多日未上學,對學習內容、友伴關係會感到有點陌生,銜接不上。
如果能在安排假期時稍加費心,可使上述後遺症減輕,例如:最後一天的行程不要太累、太晚;和老師、同學約好要分享旅行中的新鮮事。而回復上學後,也應和老師密切連繫,瞭解學校最近的活動概況,讓孩子不會因別人唱的歌和玩的遊戲自己都跟不上而感到挫折;對於孩子戀家的心情,則不妨讓他帶著旅行中的紀念品或照片,和朋友分享,以便紓解孩子想家的心情,甚至轉換成對下一次旅行的期待。
♦小叮嚀
旅行和轉學對孩子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他都必須用很大的力氣去面對,其中可能有興奮,也有擔心。您的孩子旅行之後的心情尚未調適,緊接著又到了一所新學校,難怪孩子在身心方面都表露出「反抗」。此時,最重要的是觀察孩子的困難在何處,並予以幫助,例如:藉由特定的老師讓孩子及早建立信任感;運用友伴關係,讓孩子想去學校和朋友玩。而在確定孩子並無真正病痛時,也應堅持不能隨意請假,並請老師從旁鼓勵,甚至藉由醫生的權威告訴孩子:「已經好了,不生病了。」
教養的拿捏,父母們須從生活中判斷,若是能為孩子考量的因素都已設想過了,就要堅持去做,讓孩子的種種逃避理由不攻自破,陪他把退縮的步伐往前帶動,千萬不要把做父母應有的堅持和「強迫」二字劃上等號,而隨孩子高興不上課便由他去,如此,心理上會比較健康而無壓力。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