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新生爸媽須知

孩子入園後,爸媽同時也要練習適應,學著打理孩子規律的生活作息、配合園所的活動、與幼兒園老師建立正向互動關係,孩子入園後爸媽的生活應該是更緊張了。不過,這段期間焦慮的情緒也會隨著孩子喜歡上學後漸漸解除的,也請爸媽關心但不要憂心、鼓勵並支持孩子的入園生活,讓孩子能享受團體學習與人際互動的趣味。

幼兒園新生爸媽須知

孩子入園後,爸媽同時也要練習適應,學著打理孩子規律的生活作息、配合園所的活動、與幼兒園老師建立正向互動關係,孩子入園後爸媽的生活應該是更緊張了。不過,這段期間焦慮的情緒也會隨著孩子喜歡上學後漸漸解除的,也請爸媽關心但不要憂心、鼓勵並支持孩子的入園生活,讓孩子能享受團體學習與人際互動的趣味。

1孩子上學後,教養責任就能完全放手?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家中的寶貝成為小小新鮮人已過了一段時日,雖然從每天校門口的哭哭啼啼、依依不捨,已進階到能微笑說Byebye,但熟悉自家幼兒種種習性和小脾氣的爸媽,心中仍難免有那麼一點不安。孩子不哭了,學校的新生活適應就沒有問題,爸媽就能放心地放手了嗎?


 
諮詢/陳澤佩|信誼基金會幼兒園發展部主任

從家庭到教室,幼兒行為會說話
每年幼兒園開學的第一個月,對有新生入學的家庭來說,親子不僅得經歷分離焦慮的考驗;從某個角度來看,在教室中也等於進行了一次幼兒教養總體檢,很多爸媽從來不以為意的教養問題,也會因著孩子在教室內的種種行為而一一浮現。

在幼兒教育現場,與小小孩和家長互動有十多年經驗的陳澤佩老師指出,新生的爸媽或家中長輩,最關心的話題不外乎:孩子在學校有哭嗎?有吃飽嗎?中午有睡覺嗎?這些個人生理的基本需求。但融入團體生活必備的生活自理、人際互動等基本能力,卻常被家長所忽略。而且,最令幼兒園老師感到頭痛的是,很多爸媽常常有個迷思:覺得孩子上學,交給專業的老師,所有的壞習慣或行為問題就能通通解決。

以下,我們將綜合陳澤佩老師在幼兒園第一現場的綜合觀察與分析,提供爸媽建議。

狀況1:孩子在學校不肯玩黏土、沙子,一直吵著要洗手;一到戶外進行團體活動,便吵著太熱、走不動。

原因:在幼兒園中,遊戲是孩子學習各種能力與建立社交關係的好機會。但對於生活經驗貧乏、單一的孩子來說,卻可能影響他進入團體生活。

陳澤佩老師指出,很多爸媽都知道孩子需要探索的經驗,但他們常誤認孩子只需探索空間、大小、形狀、顏色等認知類玩具。怕熱、怕髒和怕麻煩的爸媽,放假時最常帶孩子在百貨公司和大賣場內吹冷氣閒逛,所以幼兒一走出空調的室內,便直嚷著好熱、不肯外出探索;有些沒玩過沙子或黏土的孩子,感官經驗不足,剝果皮或作勞作沾黏膠時,每3分鐘就吵著要洗手。

而平日上下課有轎車代步接送、上下樓有電梯可搭乘的孩子,也可能因有限的練習機會,而影響了大肢體發展。原本2歲半孩子應具備扶扶手,可一步一階上樓梯的能力,在某些讀小班的3歲半幼兒身上,卻還停留在扶扶手只能兩步一階上樓梯的階段。所以,玩溜滑梯時,最常聽見排在身後的孩子,大聲催促著這些動作慢又擋在前面的孩子「快一點」。

狀況2:孩子在學校裡,總是玩到哪兒,東西就丟到哪兒。

原因:「王小明,你的便當還沒收!」「王小明,你的水壺呢?」「王小明,請把書和玩具送回它的家!」如果你的孩子在教室內,最常被老師關愛的目光和反覆的叮嚀聲跟隨著,相信應該會大大減緩幼兒適應學校生活的腳步吧。而有些依賴性很重的孩子,吃完飯把空便當盒收入袋中,甚至還跟老師說:「這個很重,你幫我拿去放。」

陳澤佩老師發現,當和爸媽討論孩子這些行為時,他們通常會坦承因為不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都該具備自我收拾的能力,以為到了學校,老師就會教,所以孩子在家中從未動手收拾過,都是媽媽和阿媽跟在身後幫他收玩具和書。

狀況3:孩子一到午餐時間,不是亂跑、哭鬧就是發呆。

原因(1):孩子不會自己動手吃
在新生入園的第一個月,幫孩子盛完午餐後,常見到有些孩子吃一口飯,就跑去角落玩玩具;有的孩子,則會定定地看著老師,卻遲遲不動手。

陳澤佩老師指出,通常前者在家吃飯時,多是媽媽或阿媽端著飯碗追著孩子一口一口餵食,而如果詢問後者為什麼不吃,在家從未自己動手吃飯的孩子,則會理直氣壯地說:「你餵我!」有些習慣吃切片水果的孩子,看見包著果皮的水果,甚至不知從何下手。不會自己剝葡萄皮的孩子,在現今幼兒園很常見,而小班孩子拿起未剝皮香蕉,便直接往尾部的黑蒂頭處大口咬下的笑話,也曾發生過。

原因(2):孩子以喝奶為主食或太挑食
一到午餐時間,便指著碗中的食物哭說:「我不要吃菜菜(或肉肉)。」的孩子,通常都是從小就有偏食行為。由於這類孩子在家肯吃的食物種類和份量很少,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均衡、吃不飽的爸媽和阿公阿媽,便轉而讓幼兒以強調多種營養配方、可全方位補充體力的沖泡奶粉為主食,完全忘記必須隨著幼兒的成長,調整孩子的飲食內容。當平日習慣喝奶的孩子上了小班,自然對於午餐時間菜飯配湯的組合難以接受。

而為了讓偏食的幼兒「肯吃」,還有很多爸媽百般遷就孩子的口味,在家中只準備孩子愛吃的食物(如:薯條、雞塊、漢堡、pizza、餅乾、含糖飲料)。當孩子的飲食口味已經被家人給慣壞了,對於學校餐桌上這些很少在家出現的「新」食物,當然興趣缺缺、沒什麼胃口。

原因(3):孩子習慣吃細碎柔軟的食物
還有些媽媽或阿媽覺得孩子吃東西的速度實在太慢了,為了「助孩子一臂之力」,所以在家用餐時,習慣將所有的食物先剪得很細碎,以方便幼兒進食。當平日習慣只吃絞肉或細碎食物的孩子到了幼兒園,從小沒有撕咬纖維與咀嚼完整食物的經驗,吃起學校的飯菜,自然會覺得特別吃力。因此,常常用餐時間已結束了,其他孩子們都已收拾好餐具,準備進行下一個階段的活動時,還在和滿口食物「奮戰」的偏食孩子,可能還沒吃多少!

對幼兒來說,午餐時間在學校的生活作息中,是建立常規和培養能力相當重要的一環。雖然老師能明白矛盾的媽媽有時只為了讓孩子多吃一點,就會做出很多的妥協,但如果因為學校的食物和家中常吃的類型落差過大而不願進食,或是孩子因為從小習慣大人餵食,小手缺乏抓握經驗,而無法自行用湯匙挖取食物送進嘴巴裡,其實影響的不僅是「肚子餓」這類生理問題。因為當你的孩子在群體生活中,總是「吃不完的那一個」或是「全班吃最慢的那一個」,孩子不僅會對上學產生挫敗感,也會影響自信心的建立和人際友伴的關係。

放手,提供孩子生活練習的機會
陳澤佩老師發現,多數爸媽常以為盡全力把幼兒的生活照顧好,就是幫他「代勞」所有吃飯、穿鞋、穿衣等大小事,一直把孩子當寶寶照顧,不知何時該放手,但同時又希望老師可代為改善孩子不會自己吃飯、收東西等行為。

因此,她也再三提醒爸媽,幼兒入學前,必須要跟著孩子的成長調整教養方式,不要剝奪幼兒練習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入學後,則必須跟著學校老師配合改善孩子的壞習慣。因為對孩子來說,自理能力不僅是進入團體生活的根本,也是孩子未來能否獨立的基礎。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2親師溝通零距離,縮短上學適應時間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把孩子送入一個陌生的團體生活,爸媽一定會很想知道孩子在學校的點點滴滴,但小小孩往往說不清楚也講不明白,讓人很擔心。透過良好的親師溝通,才能幫助孩子早點適應學校生活,爸媽也放下心中的不安。


 
【幼兒入園‧必讀專題】開學季,親子不崩潰!-陪孩子練上學基本功
家有幼兒園新鮮人!如何做才能放下擔心與不捨,幫助孩子度過適應期、享受新生活呢?


真誠,是讓親師溝通零距離,最重要的大原則。如果爸媽和老師能一起從家庭和學校兩端共同協力,建立起溝通的管道,將能縮短幼兒適應的時間。當孩子適應環境並與老師建立關係之後,他的學習生活也才能快樂地展開。

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很多忙碌的爸媽常常會自己有空了,就突然連絡老師,甚至忽略老師正在上課或休息。建議事先詢問園方或老師適合通話或聯繫的時間,讓老師可以更從容地和你談談孩子的狀況。其他要留意的親師溝通原則如下:

請幫助老師更認識你的孩子
互相了解、建立關係是溝通的第一步。建議爸媽可以透過入學時校方準備的「幼兒基本資料表」將孩子的身心狀況、特殊生活習慣、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填寫清楚,讓老師對孩子有基本的認識。如果孩子有任何特殊狀況,也應事先讓老師知道,老師才能給予孩子適當的對應或協助。

用「將心比心」的態度溝通
爸媽與老師無論在口頭或書面溝通時,最重要的心態就是「將心比心」。爸媽如果能先肯定老師的辛勞,同理老師可能忙中有錯,信任老師的專業判斷,老師也能接納父母因為疼惜孩子而產生的各種憂慮,以及不希望孩子受傷、受委屈的心情,雙方皆能替對方設想,在溝通時態度自然會和緩、開放,不會因為負面情緒造成對方的壓力與防衛心。

有疑問,不要藏在心裡
如果聽到孩子或其他家長表達了令你擔心的事(如:孩子被其他同學打),卻納悶老師為何沒主動告知家長,建議先心平氣和地向老師求證,避免隨意揣測或與其他家長討論而造成誤解。如果老師真的沒看到,孩子當時也沒告訴老師,那麼你就能藉由詢問而提醒老師多留意此事,同時教導孩子碰到類似情形要告訴老師。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3親師合作,帶給孩子不可思議的學習效應

作者 | 洪蘭職稱(如果有職稱欄位的話)


文/信誼編輯群

孩子開始上幼兒園是一件大事,父母不再是唯一影響他的人。父母將學習如何一起與他人合作,共同教育孩子;而老師也將學習面對幼兒,也面對一個家庭。孩子上學,正是孩子、父母、老師三方面共同學習的開端。

學習檔案 幫助親師對話
其實,老師對孩子的觀察記錄,並不是為了「給爸媽看」而做的功課,背後更重要的用心,是在觀察孩子在課程或環境安排中,究竟經驗了什麼?學到了什麼?老師透過這些觀察記錄修正自己的教學目標,以孩子的發展、能力、興趣,做出更好的教學預備。

不過,對於曾經從孩子出生開始就立志寫寶寶日記、第一次送孩子上學,剛開始學著適應整天看不到孩子的癡心父母而言,多少能滿足一下自己沒有親臨幼兒園現場的不安,也看得到孩子是怎麼長大的。

老師越關心 父母樂參與
親師互動有相互鼓舞作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附設的「家庭、社區、學校與兒童學習中心」的研究顯示,經常從老師那兒獲得孩子正面訊息的父母,比少與老師有正面溝通的家長,更關心孩子的教育,且積極參與。

所謂正面訊息,包括在校的學習活動、課業的進步情況等等。這些溝通,讓父母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引導,並提升父母的自信心,樂意在家配合鼓勵孩子學習。

親師互動 報喜也報憂
無論國內國外,很多時候,老師們會有盲點──發現孩子有行為問題或學習情況不佳時,才找家長溝通,而這些負面的訊息往往影響到父母與學校之間的信任感,甚至讓家長懷疑自己的教養方式,或質疑老師的教學專業。所以,親師溝通時,必需平衡,千萬不要忽略報喜和報憂是同等重要的。

家長參與 孩子有榮譽感
台灣的父母對幼兒園的親子活動頗為熱中,漸漸也有較多父母會當志工,成為故事媽媽或為孩子上課,成為老師的教學資源。對孩子而言,爸媽的參與就像自己能當小幫手一樣,是一種榮譽。這種「家長參與」的模式,在日本也很常見。日本媽媽多半對幼兒園活動很熱心,會擔任遠足的小隊長或遊園會的攤位負責人等等,園方也會設計活動,讓爸爸在假日可以參加。

至於常態的親師溝通,則著重在入園前的講習會,教媽媽為孩子準備用品、養成孩子生活習慣等等。入園後則多用聯絡簿溝通,或是接送小孩時直接對話,也有定期的家長會。看似耳熟能詳的情境,如果爸媽不把握實踐,也就平白錯失自己和孩子的成長機會

建立共識:孩子學什麼才幸福?
「孩子學什麼才幸福?」是親師間必須建立的最基本共識;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黃迺毓教授在《家園同心》(信誼)一書中呼籲爸媽與老師:我們要學習區分「必須學的」、「應該學的」、「可以學的」三者差別。

「必須學的」是對任何人都很重要,如果沒學會將會很不快樂,甚至活不下去,譬如:自信心、愛、自知、判斷力、溝通能力等。

「應該學的」是指生活在這個社會、這個時代,一個人需要學會的,如果沒學會,將會無法適應這個社會,生活上會有許多困難,但不至於活不下去,譬如:數學、常識等,我們通常視為「學科」的東西。

「可以學的」是不但具備前兩項,更進一步要使人生更多元化,學了有益無害,沒學只是個人生活的遺憾,不至於活不下去,譬如:才藝。

對每個人來說,「必須」「應該」「可以」次序也許不同,但對每一個幼兒來說,在人生的開端,奠基的養分是老師和父母需要共同攜手構築的。